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

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

时间:2020-04-01    来源:360期刊网    浏览:121

  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

  陈微微 吴雪梅 吴红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风险管理实施前的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月~2 016年7月风险管理实施后的6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记录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R193.2 文献标识码:A

  护理风险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损伤性、不确定性的事件,不仅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不仅病情发展迅速,易反复,还常会并发感染其他器官。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科室患者年龄较小、配合性差、病情复杂等特点,护理人员承担了更大救治责任,护理风险几乎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尚不能满足科室的需要,通过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探讨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科室2014年6月~2 015年6月风险管理实施前的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风险管理实施后的6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为1~14岁。观察组患儿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2~13岁。纳入标准: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患儿神志清楚,依从性好;经过患儿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心血管、血液等严重原发病者;合并精神病者;不能配合完成全程治疗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巡回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总结以往科室发生的风险事件,并深入分析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每一风险因素制定详细周密的管理对策。

  (1)针对患儿及家属方面的因素:①床边使用护栏,并嘱托患儿家属,患儿一定要在家属陪同下才能下床活动。②将锐器、热水瓶等危险物品远离患儿,防止发生烧烫伤、坠床等意外事件。③嘱咐患儿家属将私人物品摆放整齐,保持病房干净,卫生间和开水间铺设防水垫,并在显眼位置贴防滑标识进行提醒。

  (2)针对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科室护理人员愈来愈年轻,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部分护理人员不能透彻理解规章制度,执行时出现疏漏,导致风险增加。因此排班时要合理排班,将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和新人职的护理人员组合搭班,实行“带帮带教”的形式。同时定期组织培训,培养其工作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护理水平。

  (3)针对疾病及药物方面因素:①患儿畏惧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应每天进行耐心热情的心情护理,减弱患儿的畏惧心理,提高患儿的依从性。②儿童用药剂量特殊,常以身高体重计算,药量的偏差常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每次配药时,护理人员都要进行三查七对,合理安排发药时间,避免打扰患儿进食及休息。③少数患儿开通多条静脉通路,将不同途径给药的药品分输液架悬挂,并进行标识。④家属通常不了解药物疗效及服方法,因此每次发药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地把药物名称、功效、服用方法等告诉家属,切勿因为药物是常用药而省略这一步骤。⑤在护士站设立咨询台,为家属提供用药不明确方面的咨询服务,回答时不能拖延,如不能当场清除的答复,必须进一步询问医生或者查询资料后再答复。

  (4)针对管理方面因素: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手的消毒,同时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②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避免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入病房,避免呼吸道感染患儿相互接触,防止发生交叉感染。③加强安全管理,交接班时、每一次执行护理操作时,都要认真检查患儿手腕带的佩戴情况,并仔细核对上面的身份信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投诉率。比较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非常满意例数十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o处理数据资料,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

  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 77% (P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62%(P

  3讨论

  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即护理风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更甚者可造成患者伤残或死亡,它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漏洞,缺乏风险管理。科室主要收治的都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具有年龄小、病情复杂、合作性差、用药特殊等特点;因此科室护理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更大。

  本研究从患儿及其家属、护理人员、疾病、药物、管理等四大方面,分析了各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时间、持续不间断、随时改变的工作,它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加强风险管理是一条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路径。护理人员认真仔细地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遵守规章制度,还要考虑患儿的特殊性、药物剂量服法的准确性,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在风险管理中,风险预防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换。护理人员在执行临床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不断改进防控方案,继而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本研究在科室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明显更低;提示实施风险管理,更有助于减少医院儿童呼吸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为了更好地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要制定和落实各项风险事件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强化工作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力度,缩小护患之间的隔阂,建立一种更快、更安全、更高效的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3.08%,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92%,明显更高;可见医院儿童呼吸科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更有利于减少患儿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投诉事件,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童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还能降低护理投诉率,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阅读更多内容
bann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