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性的管理措施探讨
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性的管理措施探讨
金凡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性的管理措施。方法:将细节管理的有关理念和措施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管理中,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治疗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18. 75%和82. 50%,实施后分别是2.50%和97. 50%,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管理措施能够促进高压氧治疗安全性的提高,减少护理失误及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安全性;细节管理;风险事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高压氧治疗是现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其地位可比药物和手术‘妇。高压氧治疗在气栓病、煤气中毒、减压并等方面疗效可靠,其有效性已经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得以证实,且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压氧治疗需要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其安全性一直是医生及患者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将高压氧舱应用于疾病治疗,安全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手段的质疑。这些质疑会成为这一治疗手法使用和推广的阻力,需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即使在高压氧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的今天,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也应该一如既往地得到应有的重视。医院临床人员以医院现阶段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为主要研究议题,学习、吸取细节管理相关思想的精华,将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制定了适合工作情况的高压氧安全治疗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现有多人空气氧舱一台。参与日常高压氧治疗的相关人员为医师2名,护士4名,工作人员3名,技术维护人员2名。
1.2 方法
以细节管理为指导思想,确定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目标,制定及完善具体的工作流程及管理方法。
(1)安全目标的制定:①准确识别患者,正确率要达到100. 00%。②违禁物品零入舱。③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率要达到100. 00%。④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2)规范工作流程的建立:高压氧护士应该认真查对治疗患者的相关信息。以《护理管理工作规范》为基础t 3_,落实双人查对制度,对患者的手腕带信息,包括姓名、接诊科室、床位以及住院号进行核对。上述信息一定要与高压氧治疗申请单完全一致。患者的查对工作应该贯穿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全过程,包括转运时、入舱前等。
(3)禁止违禁物品人舱:高度重视高压氧安全治疗相关医学知识的宣传,在治疗舱外的醒目位置明确列出违禁物品的种类、名称,写明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治疗舱的严重后果。让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主动的给予配合,在治疗前自觉除去身上携带的违禁品,只穿着纯棉衣物入舱治疗。医护人员在允许患者进入治疗舱之前、关舱之前,应该再度排查患者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及无关物品,确保人舱人员100%符合安全规定。
(4)落实告知制度:在实践中落实高压氧治疗告知制度,在进行治疗前,患者一定要按规定签署知。隋同意书。高压氧治疗同意书应该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写明实施高压氧治疗的目的、治疗原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等。在治疗前,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内容,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做出解答,消除患者的疑惑,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再安排高压氧治疗。
(5)控制风险因素: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国家卫生部门制定及下发的关于氧舱使用操作要求及相关规定;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及完善医院高压氧治疗相关制度、操作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应该覆盖全面,对高压氧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作出条文性规定,让相关医护人员在处理紧急事件能够有章可依,不至于惊慌失措。常见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舱内患者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氧舱火宅应急预案、气压上应急预案、氧中毒应急预案等。相关人员应该熟悉操作规定和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在职培训和考核,调动医护人员自我研修的积极性。
重视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患者在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主动探视患者,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检查患者,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带领患者学习进舱须知,帮助患者掌握集中调试方法,让患者理解调压的重要性。发放高压氧治疗知识宣传小册子,以便患者及时查阅,消除心中对该种治疗方法的疑惑。
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分配岗位责任,增强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让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患者进舱接受治疗后,工作人员应该认真观察患在治疗中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耳部不适,及时暂停升压,按规定妥善处理;不能强行升压,应该待患者耳部不适症状缓解后方可继续升压。注意患者在吸氧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嘴唇发麻、面部抽搐等中毒表现,立即停止舱内吸氧,改吸舱内空气。如出现起火、患者舱内心脏骤停等情况,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
(6)持续质量改进:组织监督小组对高压氧治疗 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控,进行日总结、周总结和月总结。如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不良反应及安全隐患时,及时立案处理,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建立高压氧治疗患者记录,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异常情况、处置方式、治疗效果及经验总结等。建立健全在职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预案,培训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芘,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在职培训的学习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高压氧治疗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O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通过以细节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规范操作为行为准则,实施效果良好。在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对细节管理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总结了细节管理实施方向。
3.1 患者方向
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患者的科普教育,让患者明白高压氧治疗的原则、方法、效果及风险。让患者能够自觉遵守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相关规定,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对于年龄偏大或偏小、认知及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家属的动员工作,让他们能够帮助和提醒患者。在未来的高压氧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提高细节管理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立足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来开展工作,杜绝千篇一律,从而提高干预方案的适应性水平。
3.2 医护人员方向
重视医患、护患沟通,通过主动探视患者,能够获得更多有关患者病情、健康状况的信息,更好地对治疗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医患、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气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以便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完善在职培训制度,定期考核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更新他门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院间交流及合作,了解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取其精华,用于实践。提高医护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特别是低年资、经验较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合理使用带教制度,提高整个团队的能力。
3.3 制度方向
有关高压氧治疗的相关事项,应该都落实在制度层面上。通过完整、细节化的制度条文,规范医护人员的自身行为。在规范流程的指导下,提高治疗原地区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此外,也可以利用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奖惩制度、绩效制度等。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内容,更好的适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