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根因分析法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叶剑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5)
摘要: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针对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问题实施制度调整,利用根因分析法对既往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凋研分析,确定影响因素,通过调查讨论制定处理方案,积极收集反馈,做好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应用根因分析法前后康复科护理风险、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统计应用前后康复科护理风险的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护理风险、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护理风险的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均显著提高,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康复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风险的上报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康复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根因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临床对于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是当前护理管理的重点问题。康复科收治患者特殊,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合并有多项基础疾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给护理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传统的管理制度虽然也强调对护理安全的把控,但缺乏针对性的制度,护士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处理,这就导致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止步不前。根因分析法是一种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案,能够逐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单纯的关注问题的表象,这种分析方案对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根因分析法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针对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问题实施制度调整。医院康复科护士共30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2~40岁;大专10名,本科20名;护士9名,护师16名,主管护师5名。
1.2 方法
(1)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立管理小组,管理小组通过组内自学深入了解根因分析法的意义及结构,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当前资源,对根因分析法进行调整,拟定符合康复科管理工作需求的分析模型,充分利用根因分析法的思路,对以往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对策。
(2)根因分析模型,结合工作需求,拟定根因分析模型。①事件收集,管理小组通过调研的方式整理统计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对事件类型进行分类。②确定原因,根据事件的系统分类及组织关系,找出事件系统中的根本原因,确定原因与直接结果、事件结果之间的联系,调查根本原因相关当事人当时的处理思路及各种要素,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对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评判并总结。③走访调查,根据事件的根本原因对事件进行最终归类,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各项事件的处理意愿及应对思路,从管理角度出发评价目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调查结果和事件根本原因,综合分析并拟定初步的管理制度调整方案。④制度调整,管理小组对管理制度进行初步调整后进行情景模拟,组织部分护士对各类事件进行评估,对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正,最终确定制度调整方案,并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实施。
(3)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在完成根因分析模型设计,并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后,进一步对新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进,做好质控工作。在管理制度实行之初,组织护士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根因分析法的价值及意义,获得护士的配合,同时也推广根因分析法,使护士能够在工作中利用根因分析的思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管理小组要定期收集护士反馈,对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强调柔性管理的概念,鼓励护士对风险问题进行上报,取消惩罚制度,提高风险反馈率。
1.3观察指标
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应用根因分析法前后康复科护理风险、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统计应用前后康复科护理风险的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前后的护理风险控制情况比较
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的护理风险、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应用前后的风险上报情况比较
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护理风险的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均显著提高,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应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 20%,显著高于应用前的91. 40%,差异显著(P<0. 05)。
3讨论
环节。传统的管理制度中虽然强调安全管理,但更多流于形式,且高压的制度导致护士害怕受到惩罚而对护理风险问题隐瞒不报,存在侥幸心理,进而导致风险问题恶化,引发护理投诉或护患纠纷。根因分析法是一种先进的问题分析模型,不仅仅对问题的表象进行处理,同时也进一步深入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为预防该类事件发生制定对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护理安全管理而言,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大于处理,根因分析法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提高风险防范效果的重要手段。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护理风险、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这说明根因分析法指导下管理层能够准确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管理制度的调整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新的管理制度下,采用了非惩罚性报告制度,护士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反馈工作问题和护理风险,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了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数据也显示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护理风险的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均显著提高,这说明在新的管理制度下,护理风险的控制和反馈效果均得到提升。从满意度评价来看,应用根因分析法后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 200/,显著高于应用前的91. 40%,这说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带动了整体护理质量的进步,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综上所述,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康复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风险的上报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