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报杂志简介
本刊为药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包括药理学、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药剂学和抗生素等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述评、综述与学术动态等。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2年为第2届国家期刊奖百名重点期刊。
药学学报杂志基础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国际刊号: 0513-4870
- 国内刊号: 11-2163/R
- 邮发: 2-233
- 创刊: 1953
- 语言: 英文
- 主编: 王晓良
- 编辑单位: 药学学报编辑部
- 曾用名:
药学学报杂志投稿
作者可以通过登录我刊网站上传稿件或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部投稿 (网址:http://www.yxxb.com.cn;邮箱:yxxb@imm.ac.cn),并提供:① 作者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地址 (来稿作者多于1位时,请指定1位通讯联系人);② 稿件的电子版,包含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编辑部收到电子投稿后将在3日内通知通讯作者稿件编号。作者再将加盖了单位公章的介绍信或投稿注册表扫描后发邮件至编辑部。投稿注册表可从网上 (http://www.yxxb.com.cn和www.imm.ac.cn/acta.asp) 下载。
来稿请勿一稿两投 (以研究通讯形式发表过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论文,可在充实内容后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脚注。
稿件审理
评审 来稿一经受理,即发“稿件回执”,并告知稿件编号。一般1个月左右通知作者稿件审理情况。经评审后,编辑部负责转达审稿人意见 (包括退稿通知)。作者应及时按编辑部要求修改,将修改稿、回修通知单及修改说明一起在网站上传或通过E-mail发回编辑部。修改稿在1个月内不返回编辑部者,除特殊情况外,作自行退稿处理。
定稿 稿件通过评审后,发出正式录用通知及版权转让协议书。作者将版权转让协议书签字盖章后,通过E-mail发回编辑部。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
校样 文章发表前,作者将收到校样、版面费通知。请作者仔细校对,并将修改意见直接标在校样上。作者在收到校样后3天内将修改后校样E-mail发回编辑部,接到收费通知后将版面费汇到编辑部,并按通知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来稿一经发表,酌致作者稿酬,并免费赠送当期期刊2册,电子版单行本将通过E-mail发给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药学学报杂志数据统计
药学学报杂志热门常见问题
-
药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杂志是核心期刊,目前: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中文核心(2017年版),CSCD核心(2019-2020)
-
药学学报影响因子是多少?
知网显示,杂志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36,综合影响因子为1.304
-
药学学报是几级杂志?
国内没有对期刊分级的明确标准,根据这本杂志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可知杂志是一级杂志。
-
药学学报是正规杂志吗?
杂志目前被知网收录中,ISSN:0513-4870,CN:11-2163/R,杂志是正规期刊
-
药学学报杂志见刊快吗?
杂志目前是核心期刊,目前中文核心期刊的见刊周期大概在半年左右,如果对杂志投稿没把握的话,本站可以免费帮您评估论文,为作者选择最合适的期刊。
药学学报杂志目录文献
-
Tribbles同源蛋白3的功能研究进展
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肿瘤调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炎症调节和细胞生长分化的调控等.TRB3作为关键的“压力调节开关”,参与众多疾病的调控,并作为很多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RB3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做一概述,以期为TRB3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紫草萘醌类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萘醌类成分是传统中药紫草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草萘醌类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同时,由于紫草类药材来源复杂、质量差异明显,以多种萘醌类成分作为质量标志物进行紫草及其产品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亦逐步增多.本文综述了以紫草素为代表的紫草萘醌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紫草药用资源、建立其更为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p62/Nrf2信号途径在细胞保护中的作用
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导致的氧化应激,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激活或抑制许多信号通路和一些信号介导分子.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维持氧化还原平衡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损伤作用的重要通道之一,通过诱导具有细胞保护功能的基因表达,应对氧化应激和有害化学物质的破坏作用.一般认为,维持Nrf2信号通路及其细胞保护作用是预防肿瘤发生的一种方式,但如果控制Nrf2降解的基因突变使Nrf2持续活化也可能促进肿瘤发生,或促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作用.自噬过程也与复杂的细胞功能相关,通过降解和去除细胞内有害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已有研究显示,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与自噬通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由自噬适配子蛋白p62与Keap1的直接作用完成的.自噬作用失调则以p62依赖的方式增强Nrf2的活性,与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治疗有关.本文就p62介导的Nrf2通路激活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小檗碱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约为20%,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抑郁症存在致病因素复杂、诊断手段不够客观、治愈率低等问题.目前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天然药物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单一成分或复方中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发现.小檗碱(C20H18NO4)是我国传统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小檗碱对不同抑郁样动物模型表现出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被认为与调节大脑内单胺类成分及代谢、抗炎、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有关.本文对小檗碱抗抑郁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阐述,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小檗碱的抗抑郁作用提供依据.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细菌生物膜的特征及抗细菌生物膜策略
80%细菌感染与细菌生物膜(简称菌膜)形成有关,相比于游离菌,菌膜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提高10~1 000倍,是造成目前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了解菌膜的相关特征和耐药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因菌膜导致的细菌感染及耐药性问题.本文从菌膜的结构着手,介绍了菌膜的结构、主要形成方式和菌膜的相关耐药机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菌膜活性及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化合物,并总结了新晋纳米递药系统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抗菌膜新策略.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单靶点药物在治疗多因素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引发毒性.而多靶点药物可以通过调控疾病的多个环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改善耐药性,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包括药效团连接法、药效团叠合法和药效团融合法)及近年来多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多靶点药物现存的问题与挑战进行讨论,以期为多靶点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MEOX2基因与阿尔兹海默病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的相关性研究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极度缺乏预防及治疗AD的有效药物.同源盒MEOX2基因又称为GAX基因,主要在心血管系统中高表达,对血管的分化和血管的生成起多方面作用,本课题旨在研究MEOX2基因与AD疾病中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的相关性,为AD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本实验通过双侧侧脑室注射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生化检测、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实验动物饲养及处理均符合中国实验动物伦理学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伴随着脑内和血清中Aβ的增加、脑内星形胶质指标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指标同种异体炎性因子1 (AIF1)、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增加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酶(NSE)、突触素(SYN)、血管功能变化指标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减少,内皮素(ET)浓度增加,一氧化氮(NO)浓度降低.此外,在AD模型大鼠脑内MEOX2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减少,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受体(RAGE)表达增加,表明Aβ诱导的大鼠AD模型中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可能与MEOX2的降低有关.同时,MEOX2基因的作用与Aβ转运受体LRP-1和RAGE水平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牛磺鹅去氧胆酸抗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的抗炎作用机制,通过PubChem查找TCDCA的分子结构并下载SDF格式文件,经PharmMapper服务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并筛选TCDCA抗炎靶点.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关系并通过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处理,然后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对TCDCA与主要靶点结合活性进行验证,并通过DisGeNET数据库获取靶点类型信息.筛选得到TCDCA涉及抗炎作用的靶点89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TCDCA主要涉及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多细胞生物过程(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process)、单细胞生物过程(single-multicellular organism process)、对化学刺激反应(response to chemical)及有机物反应(response to organic substance)等68个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癌症相关通路(pathways in cancer)、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蛋白多糖在癌症中的作用(proteoglycans in cancer)等51条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本研究反映出TCDCA经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特点,为后续开展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甘草查尔酮A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初探
利用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构建NOD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NLRP3)炎症小体活化模型,探讨甘草查尔酮A (licochalcone A,LCA)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及初步机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BMDMs细胞后给予LCA,分别再给予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刺激构建NLRP3炎症小体活化模型,采用Caspase-Glo(R)1 Inflammasome Assay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 (caspase-1)的活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d(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分泌;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中的成熟IL-1β、caspase-1的产生及细胞裂解液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和pro-caspase-1、pro-IL-1β的表达.Caspase-Glo(R)1 Inflammasome Assay和ELISA结果表明,LCA能显著抑制ATP和nigericin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pro-caspase-1和pro-IL-1β剪切活化,同时对细菌鞭毛蛋白(Lfn-Flic)诱导的NOD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酶激活募集结构域4(NOD-like receptor containing a caspase activating and recruitment domain 4,NLRC4)炎症小体活性也具轻微抑制作用,但是对poly(dA:dT)诱导的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the 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炎症小体活化无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LCA对NF-κB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NLRP3和pro-IL-1β表达无影响.综上,研究表明LCA可通过抑制pro-caspase-1剪切,阻断caspase p20介导的pro-IL-1β的剪切成熟,最终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免疫炎症反应.本研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进行,为甘草及LCA防治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提供了依据.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姜黄素琥珀酸酯前药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评价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科姜黄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姜黄素水溶性差,限制了它在临床的使用.根据姜黄素的结构特征,本文设计合成了姜黄素一取代和二取代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并对它们的溶解度、稳定性、大鼠体内的代谢及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用大鼠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实验均按照相关指导原则和规定进行),结果表明:合成的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姜黄素提高约300倍,姜黄素一取代琥珀酸酯在水和磷酸缓冲溶液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55和5.56 h,姜黄素二取代琥珀酸酯在水和磷酸缓冲溶液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1和3.48 h;进入大鼠体内,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可迅速完全转变为姜黄素;抗炎实验显示,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对鸡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产生明显的抗炎作用,与同等剂量下地塞米松的抗炎活性相当.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靶向PDGF受体抑制剂的齐墩果酸类似物合成及其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将PDGF受体与已知活性的化合物进行模拟对接,并通过对靶蛋白上发挥活性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片段进行解析,确定能和关键位点结合的活性基团,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母体,在其2位上引入活性基团,同时对其C-28位羧基进行酯化和酰胺化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靶向PDGF受体抑制剂且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齐墩果酸类似物,其结构经MS、NMR确证.采用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FPIA法,对Ⅰ3和Ⅱ5进行PDGF受体蛋白抑制实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Ⅰ3、Ⅱ5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表现更强的抑制作用.FPIA测试表明化合物Ⅱ5和PDGF受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因此,新合成的齐墩果酸类似物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共载多柔比星和siRNA的还原敏感性纳米粒的体外靶向性评价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共载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和siRNA的还原敏感性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并对其体外肺癌靶向性进行评价.经酰胺化反应合成载体材料多聚L-赖氨酸-硫辛酸聚合物(PLA)并进行核磁表征.通过透析法和静电吸附法制备共载DOX与siRNA的NPs并以HA对其修饰,得到HA-PLA/DOX-siRNA-NPs;以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HA-PLA/DOX-siRNA-NPs的肿瘤微环境响应性;以人源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为体外模型,通过CLSM考察HA-PLA/DOX-siRNAFAM-NPs的细胞摄取与siRNA的内涵体逃逸.1HNMR结果显示,载体材料PLA成功合成,LA的接枝率为25.1%;体外表征结果显示,HA-PLA/DOX-NPs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93±8.91)%和(4.17±0.68)%,在载体中氮磷比(N/P)为6∶1时能完全吸附siRNA;HA-PLA/DOX-siRNA-NPs的粒径为(167.3 ±9.9) nm,电荷为(-15.5±1.4) mV;在透明质酸酶(HAase)环境中zeta电位由负转正,而在10 mmol·L-1谷胱甘肽(GSH)环境中粒径分布变乱;体外释放结果表明,HA-PLA/DOX-NPs在pH 7.4下释药缓慢,而在10 mmol·L-1 GSH环境中能够快速释药.细胞摄取及分布实验表明,HA的包覆能够增强NPs的细胞亲和性和靶向性,且采用HAase处理后,HA-PLA/DOX-siRNAFAM-NPs组的细胞摄取增强;且摄入后能有效从内涵体逃逸,快速释放药物和siRNA至其各自的靶点.结果提示:HA-PLA/DOX-siRNAFAM-NPs对DOX和siRNA均具有较高的包载效率,能显著提高其肿瘤细胞靶向性,并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特征,有作为基因与药物共递送体系的潜能.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以泊洛沙姆188为稳定剂的番荔枝内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研究
番荔枝内酯(annonaceous acetogenins,ACGs)是从番荔枝科番荔枝的种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部位,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溶解度差,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选择泊洛沙姆(Poloshamer-188,P188)作为药物载体,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ACGs纳米混悬剂(ACGs nanosuspensions,ACGs-NSps);动态光散射测量粒径;透射电镜考察形态;高效液相考察载药量和体外药物释放,并对ACGs-NSps的放置稳定性、在不同介质中的粒径变化、溶血性、冻干复溶等进行研究;用MTT法考察纳米混悬剂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4T1荷瘤小鼠模型考察其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ACGs-NSps呈球形,平均粒径169.4±1.25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值为0.130±0.020,zeta电位-19.8 mV,载药量为48.18%,室温放置15天粒径未见显著变化,可以用0.5%葡萄糖和2% P188为联合保护剂进行冻干,144 h缓慢释放累积达80.82%.纳米混悬剂在各生理介质可稳定存在,不溶血,既能口服也能静脉注射给药.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与ACGs溶液相比,ACGs-NSps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均显著优于ACGs溶液(4T1:0.892±0.124 μg·mL-1和2.495±0.108 μg·mL-1,P<0.05;HeLa:0.747±0.051 μg·mL-1和2.204±0.064 μg·mL-1,P<0.01;HepG2:2.265±0.081 μg·mL-1和4.159±0.071 μg·mL-1,P<0.01;MCF-7:0.473±0.024 μg·mL-1和1.196±0.022μg·mL-1,P<0.05).体内研究表明,ACGs-NSps每天口服给药(3mg·kg-1)抑瘤率(67.23%)优于同剂量油溶液的抑瘤率(53.11%),与隔天静脉注射0.5 mg·mL-1 ACGs-NSps的抑瘤率(70.34%)相当.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有效解决了ACGs的溶解性和给药问题.P188是FDA批准的静脉注射辅料,以P188为稳定剂的ACGs纳米粒,有望成为可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内生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影响大花红景天代谢的差异途径及基因表达
药用植物发育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内生真菌对植物的影响是近年来才得以重视并逐步成为热点.为探索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对大花红景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影响,本实验通过RNA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用Real-time PCR对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利用2-△△Ct的方法分析脂代谢、信号转导和环境适应性等重要代谢途径差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内生真菌P.fortinii能够促进大花红景天脂代谢途径中的差异基因表达量;它对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但控制Notch信号通路途径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为对照组的34倍;对适应性代谢途径差异基因表达上调,进而促进红景天环境适应能力.研究结果旨在为揭示内生真菌与红景天的互作机制、红景天道地性形成原因、内生真菌功能的开发等提供分子基础数据.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克霉唑乳膏中有关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为了对克霉唑乳膏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HPLC-Q-TOF串联质谱系统对克霉唑乳膏中有关物质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并鉴定其结构.采用对照品对照和文献数据比对,初步鉴定了5个克霉唑的有关物质,根据《英国药典》(2018)收载的该品种杂质名称,分别为杂质A[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杂质B(对-克霉唑异构体)、杂质E (2-氯二苯甲酮)、杂质F(N-三苯甲基咪唑)和首次在该制剂中鉴定的杂质4[9-(2-氯苯基)芴],并在克霉唑乳膏抽样中检出4个杂质,未检出杂质E.建立了HPLC法对克霉唑乳膏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研究,采用Agilent Poroshell Bonuns RP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以磷酸氢二钾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该色谱条件下杂质A、B、E、F分离度满足分析要求,杂质A、B、E、F分别在0.20~10.02、0.20~10.00、0.20~10.10和0.10~5.01 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r=1.0000、r=1.0000、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3%、95.0%、100.0%和99.6%,RSD分别为2.8%、2.2%、1.1%和2.7%(n=9),定量限分别为200.4、200.0、202.0和100.2 ng·mL-1,检测限分别为57.25、57.14、57.71和28.63 ng·mL-1,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准确、快速,能同时测定克霉唑乳膏中的有关物质,可有效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康柏西普非还原SDS-PAGE纯度方法研究
建立非还原SDS-PAGE纯度检测方法,以研究康柏西普降解物或片段的含量.本文针对凝胶的筛选、凝胶成像系统的比较、主带灰度值线性范围和脱色条件开展研究,确定了康柏西普非还原SDS-PAGE纯度测定方法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4%~15%梯度浓度胶分离效果好,带型清晰平整;高分辨率的凝胶成像系统能使主带、杂带响应峰基线分离;当上样量≤3 μg时,主带灰度值线性好,因此,以3 μg作为非还原SDS-PAGE纯度方法的上样量;脱色条件确定为60 min更换一次脱色液,每次100 mL,脱色时间不超过3h.所建立的非还原SDS-PAGE纯度测定方法能够更客观测定康柏西普的纯度,该方法经过验证后,以补充材料的形式提交美国FDA,为康柏西普在美国直接进入临床Ⅲ期研究奠定了质量基础.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关键词: 非还原SDS-PAGE 线性 上样量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赛乐西帕
1研制背景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前列环素(1,PGI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生成.PGI2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强效地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还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PGI2的这些功能是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或其他细胞膜上的PGI2受体结合而产生的.PGI2途径的下调可引起一些血管性疾病,例如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为临床上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血管壁收缩、血小板聚集而引起动脉栓塞.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赤芍萜苷组分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的发现与验证
组分的发现与确证是组分制剂研究的前提.分子对接技术与药效活性评价为赤芍萜苷组分(CSTGCs)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发现并验证提供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UPLC-TOF/MS/MS定性分析CSTGCs的化学成分,与心肌缺血关键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以Libdockscore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建立H9c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以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为评价指标,辨识能代表CSTGCs防治心肌缺血的成分组合;进一步以细胞凋亡指数、凋亡蛋白和线粒体相关mRNA表达,验证其对缺氧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最终确定CSTGCs的代表性成分.结果显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可与4TWT、3O4O、4KZN和1M9J等靶蛋白在空间、能量上匹配且含量较高,为CSTGCs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调节CK、LDH、SOD、MDA和维持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方面,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组合与CSTGCs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确定为CSTGCs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为组分整体性质及制剂研究提供依据.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当归有效组分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与初步评价
中药组分多元释药系统是由多组分、多单元构成的体系,根据各组分的性质特点,设计不同释药单元并进行组合,以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的目的.本研究以当归中超临界提取物、酚酸类和多糖类有效组分为研究对象,以微丸为载体,构建适用于结肠炎及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多元释药系统.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当归多糖胃部释放微丸,以18~24目收率和平面临界角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化微丸处方与工艺参数.参照课题组前期优化工艺制备超临界提取物与酚酸提取物结肠靶向微丸,并将其与多糖微丸组成当归有效组分多元释药系统,进行质量评价与体外释放研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法动态考察微丸在小鼠体内过程.确定的当归多糖胃部释放微丸的处方为:微晶纤维素6.5 g、多糖3.3 g、二氧化硅0.2 g和润湿剂(60%乙醇)7 mL;工艺参数为:挤出速率75 r·min-1、滚圆速率1 800 r·min-1和滚圆时间3 min.体内外研究表明,制备的当归有效组分多元释药系统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多糖微丸在人工胃液及胃部快速释放;结肠靶向微丸的靶向性良好,在人工胃液中2h内几乎不释放,在人工小肠液中4h释放小于20%,在人工结肠液中6h释放大于90%.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核壳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磁性纳米系统用于中药复方多组分的时空递释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可共载丹参-三七复方多组分且在特定部位能实现程序性释药的羟丙基-β-环糊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磁性纳米递药系统,旨在为中药复方多组分制剂的设计提供参考.以不饱和醇溶液法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复乳法制备PLGA磁性纳米粒,再将两者共孵育制备成核壳型磁性纳米体系.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粒的形貌特征及粒径分布;磁滞回线和磁铁吸附实验表征纳米粒的磁学性质;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考察纳米粒的靶向分布行为;荧光纳米粒的细胞内分布实验考察其释药次序;共载丹参-三七复方多组分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考察内核药物和外壳药物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该纳米系统具有核壳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3.0×10-4 emu·g-1,具有超顺磁性;在外置磁铁下,L929细胞可实现对磁性纳米粒的靶向摄取;包载罗丹明B和香豆素-6两种荧光物质的纳米粒在L929细胞内可呈现程序性释放行为;纳米粒中丹参-三七复方多组分的体外释放具有外壳速释-内核缓释的双相释放动力学特征.综上,本研究所制备的羟丙基-β-环糊精-PLGA纳米系统具有时空递释功能,有望在剂型设计层面上实现中药多组分的作用最优化.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生物碱类成分的纳滤传质行为与分子结构的相关性
本文基于纳滤分离中的电荷排斥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针对常见生物碱小檗碱、苦参碱和水苏碱,基于纳滤传质数学模型,分析传质行为与溶液环境、分子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n[(1-Ro)·Jv/Ro]与Jv呈线性相关,回归系数均大于0.9.相较于符合分子筛分的超滤分离行为,在不同pH溶液环境中,3种生物碱的传质系数呈现出:pH 3.00 <pH 7.00 <pH 10.00,随着酸碱度改变,成分从离子态向游离态过渡,在电荷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作用下,溶质易接近膜表面进而透过纳滤膜,且与膜面吸附趋向性结果相互验证.生物碱的纳滤传质行为与成分存在状态、分子量大小具有相关性.离子状态时,电荷效应主导分离行为;分子状态存在时,与分子量大小相关.本文以酸碱梯度变化的生物碱为例,分析纳滤传质过程与分子结构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了生物碱类成分纳滤分离机制,为生物碱类成分的常温化精制分离提供理论基础.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中药药剂学研究前沿: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科学问题
组分制剂在遵循中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将中药多成分的复杂问题简易化,为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已成为中药制剂研究的热点,也被认为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既往组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重点针对组分性质及其表征技术、组分释药单元的构建及多元释药系统等方面阐述组分的研究前沿,探讨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及思考.
《药学学报》2018年1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药学学报杂志分期目录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相关期刊推荐
药学学报杂志网友评论
-
-
未知 2017-11-01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对杂志的印象非常好,是老牌核心期刊了,杂志审稿速度很快,2个月就过来电话说已经出结果了,编辑老师人很好,给的意见也很中肯对作者不会歧视学历。
-
未知 2017-11-01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很不错,投稿大概2个月左右,今天刚收到回复了,给了几条审稿意见,包括文章摘要,文献综述,结构规范中的很多问题,评审意见很到位,审稿速度也很快。
-
未知 2017-06-28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很不错,审稿老师会认真修改文章,还会给作者体很多学术性的见解,对以后的科研工作也有帮助,编辑的工作人员会一直为作者考虑,有意愿的可以考虑投稿。
-
未知 2017-05-25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上周写了一篇综述,本来没想过会投中的,很意外竟然给了修改后录用,编辑效率很高,对每个疑问都有回应,邮件回复也很及时,很少见到这么高效的杂志,整体来说难度不是很大,祝杂志越来越好。
-
未知 2017-04-21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对文章的语言创新性要求很严格,编辑很负责,对文章的格式要求很认真,杂志很不错,注重文章语言的流畅性。
-
未知 2017-04-10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很看重文章的创新,编辑老师很负责,对文章格式要求很高,在进行详细校对之后很快就安排外审了,外审意见很中肯,非常有实用价值,对文章提升很有帮助。
-
未知 2017-02-27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意见在外审审回过程了,给的意见很认真,对文章的确定分析很到位,编辑审稿很细致,非常敬业,杂志是个很规范的杂志,在业内认可度也很高。
-
未知 2016-12-16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的审稿周期很合理,审稿流程也很规范,一审两个月左右,给了大修,审稿人的意见很专业,非常细致,45天修回了,两周接收,杂志的效率很高,值得推荐。
-
未知 2016-06-08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以前投中过一篇了,审稿速度很快,一般2个月左右,上传修改稿之后就直接录用了,给我影响就是审稿很专业,有一个审稿人,专家水平很高,给的意见也是一流的。
-
未知 2016-05-16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前后三个月左右,有了编辑的支持才没有转投其他杂志,感觉杂志的效率很高,审稿一般都在一个月完成了,接受速度也很快,编辑人很好,会尊重审稿人的意见和作者简介,对我帮助还挺大的。
-
未知 2016-01-15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杂志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编辑很负责,非常有耐心,每次电话沟通时态度都很好,退修了两次,摘要还是编辑帮忙改的,杂志很看重文章格式,同时杂志的版面费相对于其他杂志也不是很贵。
初审大概一周左右,外审和复审时间不确定,要看专家效率了,我外审是一个月左右,复审半个月左右,工作效率很高,因为我要评优所以和编辑要录用通知,编辑很快就帮我寄过来了,非常感谢他的帮助,这是我第一次投稿,这次投稿经历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