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研究杂志简介
《针刺研究》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中国针灸学会联合主办的针灸学术杂志,是中国集中报道针灸作用机制的刊物。
针刺研究杂志基础信息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 1000-0607
- 国内刊号: 11-2274/R
- 邮发: 82-171
- 创刊: 1976
- 语言: 英文
- 主编: 朱兵
- 编辑单位: 《针刺研究》编辑部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针刺研究杂志投稿
(1)文稿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论著、研究报道类一般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综述类文稿宜在6000字左右;短篇报道、新技术、新方法限2000字以内。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中文题目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略语、字符等。
(3)摘要:论著类稿件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
(4)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可参考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5)引言:简明介绍研究工作的基础或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字数在400字左右。
(6)材料与方法:标明实验对象。常规方法可简述,有大的改进或创新的方法应详述,已发表的方法要引用文献,并简要描述。动物、关键试剂和药品及测试仪器应标出品名、规格、型号及来源。针刺治疗应写明穴位、手法、疗程等,电针时应标明电针参数等。实验数据的处理应标明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临床试验应说明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
(7)结果:对所得实验结果用文字、图、表作逻辑性描述,以图为主;图、表设计应正确合理,简明易懂;每幅图、表应冠有标题,下方应配以文字注释;照片图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数据采集或观察区用方框或箭头标明。数据中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用x±s(sx)表示。
(8)讨论:围绕研究的目的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自己或他人的结果比较,突出新发现,得出结论。切忌将实验结果中的数据和内容进行重述,避免证据不足的推理。字数不超过1500字。
(9)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末。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它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例:[1]许小洋,胡翔龙,吴宝华.循经施加机械压力对大肠经三个部位深部组织中氧分压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0,25(4):276—279.
[2]Syuu Y, Matsubara H, Hosogi S, et al. Pressor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hemorrhagic hypotension[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3,285(6):1446—1452.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缩写),年:起页—止页.
例:[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2—654
针刺研究杂志数据统计
针刺研究杂志热门常见问题
-
针刺研究审稿速度多快?
期刊的审稿速度主要取决于稿件的质量,要是稿件质量比较高,审稿速度就会比较快。
-
针刺研究杂志官网?
期刊的官网链接为:http://xcyj.cbpt.cnki.net,期刊只接受网上投稿,可以直接进行在线投稿。
-
针刺研究杂志怎么样?
《针刺研究》被统计源核心、北大核心、CDCD核心期刊收录,是双核心刊物,2019年的复合影响因子达到了3.17的高分值,期刊的质量和级别是极高的,是一本权威性很高的期刊。
-
针刺研究杂志收审稿费吗?
期刊需要收取审稿费用,每篇稿件收取50元的审稿费。
-
针刺研究投稿经验?
期刊的投稿经验可以看有关期刊的详情页。
-
针刺研究杂志好投么?
从官网上可以看出,期刊的用稿率为10%左右,可见期刊的投稿难度还是很大的,想要发表的朋友可以请本站老师对文章进行评估,确保录用机率。
-
针刺研究投稿流程?
投稿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进入投稿系统,点击注册,登录,阅读投稿需求,最后进行投稿。
-
针刺研究杂志录用率大吗?
这个期刊的录用率还是很低的,在10%左右,带省级以上的课题可以提升稿件的录用率。
-
针刺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据知网来看,2019年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达到了3.170,综合影响因子达到了2.113,可见,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很高的。
-
针刺研究杂志审稿时间?
期刊的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投稿可以提前的安排,避免耽误时间。
针刺研究杂志目录文献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艾灸“足三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阳明经穴位与胃之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以治疗,正常组+艾灸组和模型组+艾灸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治疗,每次15 min,每日1次,共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检测胃组织代谢物并用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模型+艾灸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的乳酸、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糖升高(P<0.05),亮氨酸、甜菜碱、磷酸胆碱、尿嘧啶降低(P<0.05);艾灸“足三里”后浓度发生逆转的代谢物有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和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正常+艾灸组胃组织中的肌醇升高(P<0.05),而3-羟基丁酸、丝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降低(P<0.05).结论:从代谢组学角度证明了胃经穴位与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特异性联系,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等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是介导艾灸胃经穴位产生效应的代谢物质基础.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导向因子Slit/Robo信号通路关键分子srGAP表达的影响
目的:基于轴突导向因子Slit/Robo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再生修复关键分子(srGA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7、15、23 d3个亚组,每组各10只.采用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造模.电针组取右侧“环跳”“足三里”穴电针治疗,1次/d,每次15 min,7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d,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检测大鼠腓肠肌湿重恢复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和腰椎(L) 4-L6 srGAP1、srGAP2、srGAP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疗程腓肠肌湿重恢复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升高(P<0.05).模型组各疗程坐骨神经和L4-L6中srGAP1、srGAP2、srGAP3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各疗程损伤的坐骨神经和L4-L6中srGAP1、srGAP2、srGAP3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电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lit/Robo信号通路关键分子srGAP1、srGAP2、srGAP3蛋白表达有关.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腓肠肌萎缩 Slit/Robo信号通路 srGAP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基于心脑相关理论探讨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大鼠心、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比较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少阴心经“神门”、督脉“水沟”以及足少阴肾经“照海”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对心脑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心包经、心经与心脑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内关组、神门组、水沟组、照海组、模型组及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各穴位组分别在造模后每12 h电针治疗1次,共治疗5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及Bax、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神门组心、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1,P<0.05),水沟组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减少(P<0.05);内关组、神门组、水沟组脑组织Bax的表达减少(P<0.05),Bcl-2的表达增高(P<0.01,P<0.05);内关组心肌Bax的表达减少(P<0.05),内关组、神门组心肌Bcl-2表达增多(P<0.01,P<0.05).与照海组比较,内关组心、脑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减少(P<0.01,P<0.05),神门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指数减少(P<0.05);内关组、水沟组脑组织Bcl-2表达高于照海组(P<0.05),内关组、神门组心肌Bcl-2表达高于照海组(P<0.01,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继发心肌损害提示脑病及心,脑心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病理相关性.而针刺心包经、心经可较好地抑制脑心细胞凋亡.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督脉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区NR2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大椎”“命门”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损伤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督脉电针促进急性SCI脊髓前角神经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每组24只.采用脊髓打击器打击复制急性SCI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电针大鼠“大椎”“命门”穴,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3次.药物组先予尾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30 mg/kg冲击治疗,然后予5.4 mg· kg-1·h-1 MP维持,共24 h.采用BBB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6、24、48 h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损伤区NR2B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损伤区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段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BB行为学评分于造模后6、24、48 h均显著降低(P<0.001).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药物组的BBB评分于造模后各时点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脊髓损伤区病理学改变明显,NR2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01),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药物组脊髓损伤区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NR2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01),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电针“大椎”“命门”穴可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区NR2B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前角损伤神经的修复.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电针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NR2B 脊髓前角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隔药灸脐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
目的:比较神阙穴与相同神经节段非任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差异性,探讨药物在隔药灸脐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大横组、艾炷灸脐组和隔药灸脐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第1、10天0.5 mg/只,第2~9天0.2 mg/只)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末次给药24 h后)制备痛经大鼠模型.隔药灸大横组采用隔药灸“大横”穴,艾炷灸脐组采用艾炷灸“神阙”穴,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均每日1次,每次7壮,连续10d.治疗结束后,观察30 min内各组大鼠扭体次数,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和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 (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MTT法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0 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增加(P<0.01),提示造模成功;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大鼠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及艾炷灸脐组比较,隔药灸脐组扭体次数减少更显著(P<0.05,P<0.01),血浆中β-EP、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升高更显著(P<0.01,P<0.05),PGF2α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比较,隔药灸脐组脾脏NK细胞活性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隔药灸脐对胞宫的效应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体现为循经性和相对性;在神经内分泌方面药物是影响神阙穴效应的因素之一.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母鼠“足三里”和“尺泽”穴对新生鼠肺功能和肺形态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改善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引发新生鼠肺发育变化的特异效应穴位.方法:将24只雌性孕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尺泽组,每组6只.自孕期第6天起,正常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余组均皮下注射尼古丁至产后第21天(生产当天不注射)制备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采用每日2 Hz/15 Hz、1 mA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穴或“尺泽”穴治疗,与造模同时进行.实验结束后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子代鼠肺功能,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子代鼠肺泡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吸气峰值流速(PIF)值、肺总阻力(RL)值和呼气相气道阻力(RE)值均显著升高(P<0.01),呼气峰值流速(PEF)值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值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子代鼠肺泡数量减少,肺泡变形破裂融合,肺泡直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PIF值、RL值和RE值均显著降低(P<0.01),PEF值和Cdyn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且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显著降低(P<0.01);尺泽组PIF值显著降低(P<0.01),RL值和RE值均明显降低(P<0.05),PEF值和Cdyn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泽组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和电针“尺泽”均能通过改善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防护子代鼠肺发育不良,且电针“足三里”穴效果优于电针“尺泽”穴.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电针“百会”“太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和自噬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调节SHR心肌肥大的内在机制.方法:选用12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组,24只同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电针组电针“百会”和右侧“太冲”,留针20 min,每日1次,共30 d.以无创血压仪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检测大鼠左心室肥厚程度和功能,Masson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eclin-1和LC3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收缩压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前壁厚度(LVAW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显著升高(P<0.01),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VMI、LVAWd和LVPWd明显降低(P<0.01,P<0.05),LVIDd显著升高(P<0.01).Masson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电针组较模型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自噬现象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Beclin-1、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和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Beclin-1、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和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百会”“太冲”可有效改善SHR心肌肥大,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调节Beclin-1和LC3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过度自噬有关.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针加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区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针加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针加灸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5 μL Aβ12法(1μL/min)制备AD大鼠模型.治疗组予针刺加艾灸“百会”、双侧“肾俞”穴进行治疗,15 min/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期间休息2d.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JAK2、STAT3、SOCS3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原平台次数和在安全象限平台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越原平台次数和安全象限平台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JAK2、STAT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SOCS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海马区JAK2、STAT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明显减少(P<0.01),SOCS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和负反馈因子SOCS3均参与了AD发病的病理过程,针灸可能通过上调SOCS3来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其活化,减少慢性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从而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达到治疗AD的作用.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火针四花穴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火针四花穴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Th1/Th2免疫平衡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针点刺四花穴(膈俞穴、胆俞穴),连续治疗7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结束后的第14天取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h1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及Th2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浓度;同时于治疗前1天、治疗结束后的第14天以卡劳夫斯基功能状态(KP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功能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L-2、IFN-γ浓度明显升高,IL-4、IL-10浓度及功能状态KP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IL-2、IFN-γ的浓度较对照组升高,IL-4、IL-10的浓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KPS评分降低的幅度减小(P<0.01).结论:火针四花穴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Th1细胞亚群功能,降低Th2细胞亚群功能,从而调整Th1/Th2的平衡,同时能减轻化疗后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恶化程度.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关键词: 火针 四花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Th1/Th2免疫平衡 功能状态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规针刺,均每天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分级、Portmann、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H-B分级、Portmann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29/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深刺廉泉与翳风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6d,连续治疗4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深刺廉泉穴与翳风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法(SSA)、洼田饮水试验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SA评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吞咽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能力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46/52,88.46%)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2/52,61.54%,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62%(5/5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54%(6/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廉泉穴与翳风穴基础上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咽功能,协调吞咽肌肉,重建吞咽功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咳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评价针刺督脉背段治疗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GE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部胸(T)3-T12段棘突下(含经穴及非经穴),每周二、四、六治疗,疗程8周.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CQ三大区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针刺督脉背部T3-T12段棘突下对改善GERC患者反流症状、咳嗽症状及生活质量水平的临床疗效更优.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不同麻醉状态对针刺调节自主神经的影响及研究新思路
针刺可以通过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而有关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效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考虑到在针刺作用机制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动物麻醉剂的使用,而麻醉药物在发挥其药理效应的同时,亦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因此,在探讨不同针刺效应机制时如何合理使用麻醉剂,尽量减少麻醉剂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回顾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作用以及麻醉剂对自主神经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对于不同麻醉方式以及不同麻醉深浅状态对针刺调节自主神经效应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新思路,以期为针刺调节自主神经研究中麻醉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微创埋线后PGLA线体对正常人体三阴交穴刺激效应的时效性观察
目的:探讨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线体对正常人体经穴刺激效应存在的客观性及时效性,为临床使用PGLA线体行微创埋线及其合理间隔周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采集8例正常人体左侧三阴交穴局部埋线前、后多个时间点T2加权成像(T2WI)压脂及T2图(T2-Mapping)8回波系列图像,所得T2-Mapping 8回波序列图像利用相关软件生成T2-Mapping图后测量埋线局部T2值,分析PGLA线体微创埋线前、后三阴交穴局部T2WI压脂像信号强度及T2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1)埋线前T2WI压脂像上未见异常信号,埋线后各时间点T2WI压脂像上均见到局部高信号,其中埋线后8h、埋线后第3天、埋线后第7天局部信号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异,埋线后第10天局部信号强度较前减弱,埋线后第14天局部信号强度较前明显减弱.2)与埋线前比较,埋线后各时间点T2值均显著升高(P<0.01);埋线后1周内各时间点T2值之间比较:埋线后8h、埋线后第3天、埋线后第7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1周后各时间点T2值之间比较:埋线后第10天与埋线后第7天相比T2值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后第14天(2周)与埋线后第7天(1周)相比T2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PGLA线体对正常人体经穴局部的刺激效应客观存在且具有一定时效性,其有效刺激时间在14 d左右,临床使用同规格型号的PGLA线体施行微创埋线时合理的埋植间隔周期应在14 d左右.
《针刺研究》2019年02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针刺研究杂志分期目录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相关期刊推荐
针刺研究杂志网友评论
-
-
未知 2017-05-24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4个月内
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初审后很快进入终外审,两个审稿专家,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提出的意见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又送审了第三个专家,一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专家指出文章缺乏新的研究内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文章进行修改,修改返回后,一个月被录用,前后历时四个月左右,整体流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编辑也会及时的回馈信息,很赞。
-
未知 2016-08-11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投稿到接受两个半月的时间,编辑和审稿专家工作认真,提出了详细中肯的意见,文章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新意,可以尝试投稿,审稿比较严格,投稿前可以先按照格式要求进行修改,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希望大家投稿顺利。
我是1月底投的稿件,一个专家1个月左右返回审稿意见,一个专家拒审,有送审了其他的专家,3月底送出,4月返回意见,小修后就被录用了,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