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病理学杂志简介
1955年4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基础性和高科技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以广大病理医师、临床医师和相关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和服务对象,全面反映我国人体和实验病理学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经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世界前沿科技信息,是我国病理学工作者的首选期刊。本刊图文并茂,栏目丰富,富有特色,栏目设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简报、讲座、综述、技术交流、新技术与病理诊断、读片讨论、专题讨论、学术动态、病例报告、消息、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中华病理学杂志基础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邮发: 2-56
- 创刊: 1955
- 语言: 英文
- 主编: 郑杰
- 编辑单位: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曾用名:
中华病理学杂志投稿
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3.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1)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2)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3)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4)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5)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6)图表:请将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若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一致。图不宜过大、过小,高宽比例约为5∶7。线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有关照片图的要求:提供的照片必须是原始图像,要清晰,对比度好,彩色图像的色彩正常。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为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300万像素或以上,图像文件最好用JPG格式或TIF格式。图像的形态描述要规范,简明扼要,但不能简单到只写“显微镜形态改变”之类。大体标本照片图上应有缩放比例尺,显微镜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图像的放大倍数(数码照片的放大率最好用比例尺来标注),图中需标注必要的提示或特指符号(包括箭头)。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签名信,可用传真件。
(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文献DOI号可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举例:
[1]郑杰. 积极规范地开展肿瘤靶向病理诊断[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1):1-3.
[2] Moch H, Blank PR, Dietel M, et al. Personalized cancer medicine and the future of pathology[J]. Virchows Arch, 2012, 460(1):3-8.
[3]丁华野,皋岚湘.乳腺//刘彤华. 诊断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39-725.
4.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具体要求。
5.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6.投稿方式: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选择中华病理学杂志,阅读本刊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连同纸版的稿件一份及图片一并寄至本刊编辑部。寄至本杂志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7.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病理学杂志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病理学杂志官网?
以下是期刊杂志官网:http://www.epathology.org.cn,可以直接百度搜索到。
-
中华病理学杂志如何投稿?
这个期刊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投稿,以下是投稿网址:http://cmaes.medline.org.cn/Login/Login.aspx。
-
中华病理学杂志刊号是什么?
《中华病理学杂志》的国内刊号为:11-2151/R,国际刊号为:0529-5807。
-
中华病理学杂志好投吗?
投稿难度主要是由稿件的质量、稿件的新颖程度决定的,投稿前可以邀请本网站在线老师进行稿件评估,提升稿件的录用率。
-
中华病理学杂志影响因子?
该期刊的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934,综合影响因子为0.870。
-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电话是什么?
以下是期刊的编辑部电话:010-5132 2311(覃明博)/2316(常秀青主任)/2312(王世贤)/2318(倪婧)。
-
中华病理学杂志审稿周期流程?
期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辑委员会终审,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
-
中华病理学杂志投稿须知?
有关期刊的投稿要求可以查看期刊官网中的“稿约”栏目。
-
中华病理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中华病理学杂志》是核心刊物,期刊被北大核心、CSCD核心收录。
-
中华病理学杂志定稿会是什么意思?
定稿会是外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决定刊不刊用稿件的最后一步,也存在被拒稿的可能性。
中华病理学杂志目录文献
-
左肺下叶腺癌伴右肺中叶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右肺下叶错构瘤一例
肺部是呼吸系统肿瘤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肺部比较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良性肿瘤比较常见的就是硬化性血管瘤、错构瘤等.而转移性肿瘤可见于多个部位,诊断中根据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可以诊断.该例双肺既有原发性肺腺癌、原发性错构瘤,同时还有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这样的病例比较少见,特做一病例报告,对以后的诊断积累一定的经验.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
回顾性分析1例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女性患者,19岁.头晕、视物模糊20 d.MRI示右侧桥小脑区、第四脑室,及颅内、脊髓膜多发异常信号,强化明显.组织学呈低级别胶质瘤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示胶质神经元双向分化.分子遗传学提示染色体1p缺失,19q未缺失,KIAA1549-BRAF融合基因阳性.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是2016年WHO分类新增加的一种罕见的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暂无明确分级,应注意与少突胶质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相鉴别.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深在囊性胃炎伴早期胃癌及杜氏病一例
分析1例66岁男性患者的胃癌根治术标本,术后病理诊断为:(1)胃黏膜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中分化腺癌形成;(2)深在性囊性胃炎;(3)杜氏病.提示不管是深在性囊性胃炎还是杜氏病,都需要对术后标本要进行细致、认真、全面的取材和分析,以明确有无早期胃癌的存在.同时,无论患者是否合并胃的恶性病变,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三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Erdheim-Chester病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
目的 探讨Erdheim-Chester病(ECD)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状态.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诊断的4例ECD合并LCH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BRAF V600E基因检测,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7~55岁(平均32.5岁).病理组织学:病变有两种区域,一是病变细胞呈泡沫样组织细胞样,伴有纤维母细胞增生,可见散在分布的多核巨细胞,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二是组织细胞浸润,可见核沟,间质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第二种区域细胞呈S-100蛋白、CD1a、CD207/Langerin、cyclin D1阳性;2种区域细胞共同阳性表达CD68、CD163、Braf.Ki-67阳性指数约为1%~10%.分子病理检测:3例(3/4)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论 ECD合并LCH属于罕见的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BRAF V600E基因检测.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颅脑斜坡区具有软骨黏液样特征肿瘤八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斜坡区具有软骨黏液样特征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的斜坡区具有软骨黏液样特征肿瘤,复查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肿瘤的免疫表型.结果 斜坡区具有软骨黏液样特征肿瘤共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20~48岁,脊索样脑膜瘤1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马弗西(Maffucci)综合征患者软骨瘤1例,软骨样脊索瘤4例.结论 斜坡区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软骨瘤、黏液样软骨肉瘤可具有软骨黏液样特征,其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30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病理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手术切除标本300例及患者资料.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116例行革兰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3、CD20、CD68、IgG、IgG4、CD38、CD138的表达.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23~47岁,中位年龄32岁.患者均为女性,96.7%(290/300)有哺乳史.病变发生于左乳143例,右乳138例,双侧乳腺19例.39.7%(119/300)患者血清泌乳素升高,37.0%(111/300)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5.7%(47/300)合并下肢结节性红斑或关节肿痛.组织学形态为以小叶为中心的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可伴随小叶内及小叶间导管扩张,合并导管扩张症者16例.肉芽肿病变中中性粒细胞聚集带外周CD3+淋巴细胞多于CD20+淋巴细胞.51.7%(60/116)病灶可见革兰阳性杆菌.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该病可能与棒状杆菌感染有关,患者可伴随血清泌乳素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发病年龄、部位及病史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在黏液样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在常见黏液样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黏液样脂肪肉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2017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存档的黏液样软组织肿瘤石蜡标本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Y-ESO-1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DDIT3基因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Y-ESO-1 mRNA的表达.结果 组织病理学及FISH结果证实本组病例共有11例黏液样脂肪肉瘤和32例其他类型的黏液样肿瘤(包括7例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3例脂肪瘤、2例脂肪母细胞瘤和19例非脂肪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黏液样脂肪肉瘤中NY-ESO-1阳性表达比例为11/11,阳性部位位于脂肪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具有圆细胞分化的区域表达强度更高.32例其他类型肿瘤中,仅有1例高分化脂肪肉瘤表达NY-ESO-1.在7例(7/11)黏液样脂肪肉瘤和1例(1/7)高分化脂肪肉瘤中检测到NY-ESO-1 mRNA的表达.结论 NY-ESO-1在黏液样脂肪肉瘤表达比例较高,可作为黏液样脂肪肉瘤与其他黏液样肿瘤的鉴别诊断标志物.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胶质母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MGMT的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MGMT的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5年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61例幕上胶质母细胞瘤,运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和EGFRvⅢ突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EGFR扩增;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EGFR和MGMT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61例患者中,男性85例(52.8%),女性76例(47.2%).患者平均年龄53岁,中位生存期13个月.胶质母细胞瘤整合分型为IDH突变型16例,IDH野生型134例,非特指型11例.EGFR蛋白高表达率为32.9%(53/161),EGFR扩增阳性率为37.5%(18/48),两者一致率高达85.4%(Kappa=0.475,P<0.01),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EGFR扩增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EGFRvⅢ突变型病例中12/12存在EGFR蛋白高表达,EGFRvⅢ野生型病例中27.5%(41/149)EGFR蛋白高表达,两者无相关性.70.2%(106/151)的病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EGFR和MGMT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无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EGFR扩增情况、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预后无关;EGFRvⅢ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短于野生型患者(P=0.014).MGMT启动子甲基化病例比未甲基化病例的预后好(无进展生存期P=0.002,总生存期P=0.006),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0.269,95%CI:0.124~0.583,P=0.001).结论 在胶质母细胞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蛋白表达水平可以反映EGFR基因扩增情况,EGFRvⅢ突变型患者比野生型的预后差,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预后有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预后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病例59例,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对15例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中,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1.0:1.4,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0~9.6 cm,平均2.8 cm.吸烟患者15例(25.4%),不吸烟患者44例(74.6%).肿瘤主要发生在气管28例(47.5%),左主支气管7例(11.9%),右主支气管5例(8.5%).大体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内灰白色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排列呈管状、筛状或者实体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CK7、S-100蛋白、Sox10、CD117、p63,2例病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40%.肿瘤分级Ⅰ级18例(30.5%),Ⅱ级26例(40.1%),Ⅲ级15例(25.4%).TNM分期Ⅰ期39例(66.1%),Ⅱ期7例(11.9%),Ⅲ期10例(16.9%),Ⅳ期3例(5.1%).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治疗23例(39.0%),手术辅助放疗3例(5.1%),手术辅助化疗9例(15.2%),单纯化疗24例(40.7%).EGFR、KRAS及BRAF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第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86.4%及84.7%.预后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患者多数为早期病变,预后较好,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目的 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ALK阳性Spitz肿瘤病例13例,常规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对7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相关融合基因,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1例,年龄4~47岁(平均年龄25岁).12例诊断为不典型Spitz肿瘤,1例诊断为Spitz痣.临床上,多数患者表现为丘疹或结节,少数为扁平斑块.组织学上,大多数病变以外生型构型为主(9/13),半数以上病例无明显黑色素沉着,表皮内交界成分以黑色素细胞巢团状分布为主,未见Kamino小体.肿瘤基底部构型主要以楔形(5/13)及平坦形为主(7/13).肿瘤细胞形态为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混合型8例,单一梭形细胞形态5例,所有病变细胞均呈丛状和/或交叉束状生长模式,3例存在小神经包绕.13例ALK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示肿瘤细胞胞质弥漫强阳性,其中7例行FISH检测证实存在ALK融合基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淋巴结播散.结论伴有ALK融合基因的Spitz肿瘤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发生于Spitz痣及不典型Spitz肿瘤中,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可能较好.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非鼻咽部EB病毒相关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鼻咽部EB病毒(EBV)相关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期间120例发生在非鼻咽部的经原位杂交证实的EBV相关性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60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1,发病年龄24~89岁,中位年龄50岁.原发部位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大涎腺62例、肺26例、胃15例、其他少见部位(口腔、口咽、喉部、宫颈、肝脏)共17例.按间质淋巴细胞的多寡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组织学类型:Ⅰ型为间质富于淋巴细胞间质的"淋巴上皮样癌(LELC)",Ⅱ型为间质缺乏淋巴细胞间质的上皮性癌.可以进行形态学分型的原发肿瘤样本共98例,Ⅰ型43例,Ⅱ型55例;各部位Ⅰ型EBV相关性癌所占比例依次为:大涎腺57.4%(27/47)、肺20.8%(5/24)、胃(4/13),其他少见部位(7/14).11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信息及生存数据,按照WHO各系统TNM分期标准评价,早期(Ⅰ~Ⅱ)患者52例,进展期(Ⅲ~Ⅳ)患者62例;10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74例患者接受术前或术后的辅助化疗,52例患者接受了局部放疗.生存分析发现Ⅱ型患者预后较Ⅰ型预后差(P=0.0102),脉管瘤栓(P=0.0218)、神经累犯(P=0.0001)、进展期(P=0.0171)、淋巴结转移(P=0.0050)、化疗(P=0.0132)均为不良预后因素;女性患者生存率优于男性(P=0.028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95%CI:1.489~13.830,P=0.0076)和神经累犯(95%CI:1.228~6.544,P=0.0147)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按部位分层后做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放射治疗是大涎腺EBV相关性癌的良好预后因素(95%CI:0.003~0.569,P=0.0168).结论 EBV相关性癌可分为间质富于淋巴细胞的Ⅰ型及间质缺乏淋巴细胞的Ⅱ型.Ⅱ型EBV相关性癌较Ⅰ型预后差.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涎腺原发的EBV相关性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30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DMG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30例DMG,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根据年龄、发病部位和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分层,结合患者治疗和随访资料,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0例DMG,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诊断年龄26岁(5~53岁);丘脑发病14例,脑干发病12例(其中1例同时累及丘脑),鞍区、下丘脑、第四脑室各1例,多部位弥漫性中线病变2例.肿瘤组织学分级WHOⅠ级3例(10.0%),Ⅱ级10例(33.3%),Ⅲ级8例(26.7%),Ⅳ级9例(30.0%).WHOⅠ级患者年龄均>20岁,组织学呈现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所有病例IDH1均为阴性;28例弥漫表达H3K27M,2例仅个别瘤细胞表达;H3K27me3在21例表达缺失(21/21,100.0%);16例(57.1%,16/28)p53强阳性;8例(38.1%,8/21)ATRX表达缺失;Ki-67阳性指数5%~40%.8例(包括2例H3K27M个别细胞表达者)行基因检测均显示H3F3A基因发生K27M突变.6例(20.0%,6/30)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颅内及脊髓播散.30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34.0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11.2个月,平均总生存时间24.3个月.儿童/青少年(≤20岁)与成人(>20岁)相比较,中位总生存期(8个月比34个月)均明显缩短(P=0.0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比11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位于脑干/丘脑与其他中线部位、WHO不同分级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MG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好发的中线部位是丘脑和脑干.组织学可表现为WHOⅠ~Ⅳ级样肿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病变在成人更多见.肿瘤细胞表达H3K27M同时伴有H3K27me3表达缺失有助于诊断DMG.儿童/青少年患者预后明显较成人差,组织学分级和肿瘤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预后指标研究进展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是一类可发生于全身各系统的异质性肿瘤,随着检查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逐渐上升.GEP-NET生物学行为多样,大部分具有恶性潜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GEP-NET诊断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涉及发病机制、诊断手段以及预后相关指标.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组织脱水过程中的脱脂方法
在病理常规处理中富含脂肪的组织经常会出现脱水、透明不佳,导致制片不全、质量较差、切片困难等现象.乙醇和二甲苯被认为在组织处理环节起到脱水及透明的作用,但在传统流程中的实际效果往往不佳.我们通过把传统脱水、透明流程中使用的无水乙醇、二甲苯液改为无水乙醇、二甲苯液等量混合液进行脱水、脱脂、透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2019版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更新解读
自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颁布以来,关于乳腺癌的HER2临床实践及研究出现了不少新的进展.我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编写组以2014版指南为基础,结合相关领域的更新在本期发布了《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旨在提高乳腺癌HER2检测和判读的准确性,以更好地适用于临床.本文拟对2019版指南更新的背景及重点更新内容做进一步的解读和讨论.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四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BRAF V600E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诊断为IDCS的4例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行BRAF V600E基因、ALK基因检测.结果 男1例,女3例,年龄52~68岁(平均60岁).镜下瘤细胞呈旋涡状、束状排列,细胞梭形、卵圆形,核分裂象(2~6)个/10 HPF.免疫表型:瘤细胞S-100蛋白(4/4)、CD68(4/4)、CD163(4/4)、CD30(1/4)阳性.分子病理检测未见BRAF V600E基因突变(0/2)、ALK基因分离信号(0/3).结论 IDCS属于罕见的树突细胞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必要时电镜辅助诊断.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3月收集的1例MCA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资料.结果 乳腺肿物切面部分区域呈胶冻样.镜下见大小不等充满黏液的囊腔,囊壁内衬富含黏液的柱状细胞,单层或复层,或形成复杂分支的乳头状,不同区域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7、GATA3阳性,CK20阴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60%.大部分囊壁周围肌上皮细胞p63及SMMHC阴性.结论 乳腺原发MCA是罕见肿瘤,其形态与卵巢、胰腺或胃肠道黏液性囊腺癌类似,诊断应首先排除转移的可能.MCA具有高Ki-67阳性指数和三阴性免疫表型,但其预后良好.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七例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分析
目的 比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方法检测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SC)ETV6-NTRK3融合基因的阳性率.方法 收集十堰市太和医院病理科2004—2017年诊断的MASC 7例,10例同期诊断的腺泡细胞癌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蛋白、乳腺球蛋白、波形蛋白、DOG1、CD117、Ki-67、SOX10;MASC病例行RT-PCR及FISH检测,对照组仅行RT-PCR检测.结果 S-100蛋白、乳腺球蛋白、波形蛋白、DOG1四种标志物有助于区分典型MASC与腺泡细胞癌;7例MASC均至少有1种分子检测结果阳性,5例ETV6分离探针阳性,6例RT-PCR检测阳性;4例RT-PCR与FISH检测均阳性.结论 FISH与RT-PCR在检测MASC中ETV6-NTRK3融合基因时具有互补性,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肾BRD4-NUT融合基因癌
目的 探讨肾BRD4-NUT融合基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6年11月收集的肾NUT癌1例进行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镜下NUT癌由分化差的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AM5.2、CK8/18呈胞质弥漫阳性,NUT呈细胞核弥漫强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显示NUT基因发生易位.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BRD4和NUT基因发生融合.结论 原发于肾脏的NUT癌极为罕见,诊断时除了免疫组织化学及FISH或基因检测证实外,还应排除其他部位NUT癌转移.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粤港澳病理联盟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院成立
2019年1月12日,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病理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彭挺生教授主持.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和领导有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王立基会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林迪夫执行会长,中央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蒋立副处长、李海城主任科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邓惠鸿处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处周紫霄处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交流合作处胡文华主任科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卫平副院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王国红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院长/香港科协资深主席蓝辉耀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吴少林常务副会长,美国杜克大学病理系主任黄教悌教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校长郑铭豪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志德教授,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韩安家教授,以及多位粤港澳三地病理知名教授、病理界老前辈、联盟单位代表等宾朋.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肝母细胞瘤病理诊断专家共识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近80%.准确的病理诊断、分型及临床分期是制定肝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前提和基础.为规范肝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和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病理专业委员会联合组成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对肝母细胞瘤的规范取材、组织学分类要点、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报告方式等形成共识.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
近年来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新的抗HER2药物也越来越多用于临床.与此同时,HER2检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进展和新问题.本指南以《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为基础,补充相关领域的更新,旨在提高HER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更有效地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选择适合抗HER2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解读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伴高内皮静脉及滤泡树突细胞增生为特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发病率较高.AITL多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临床表现复杂,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点,异质性较大,总体预后差.正确认识AITL的疾病本质、临床病理特征和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至关重要.尝试对我国AITL病例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对积累AITL临床与病理资料,寻找中国特色的AITL分级与分层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中华病理学》2019年03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中华病理学杂志分期目录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相关期刊推荐
中华病理学杂志网友评论
-
-
未知 2017-03-22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投稿后一周返回小修,之后送外审,一个月返回大修,修改返回后三周对文字、格式进行修改,之后就被录用了,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
-
未知 2016-08-22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
投了一篇病理研究的文章,历经两次小修后录用,个人觉得期刊对文章创新性要求比较高,审稿人给出的审稿意见还是很中肯的,对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编辑很负责,会及时的处理稿件,有问必回,有合适的文章大家可以投稿试试。
审稿专家很专业,提出的意见很中肯,修改后文章提升很多。我是2月21日投的稿件,3月4日审稿返回,修改后提交,4月18日被收录,前后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