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基础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 1671-0282
- 国内刊号: 11-4656/R
- 邮发: 32-41
- 创刊: 1990
- 语言: 英文
- 主编: 江观玉
- 编辑单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曾用名: 急诊医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投稿
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所有来稿需包含中英文题目。中文题名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一般不设副题名,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作者 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更动。署名作者在2人以上(含2人)以及集体作者署名时,应标注通信作者。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3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4 临床试验注册号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摘要应含有CONSORT(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5 具体类型论文撰写要求 论著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背景、采用的方法及目的。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综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分析)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6 摘要 论著类文章摘要包含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要素。(1)目的通常开门见山地交代研究的目的。(2)方法包括材料、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尤其应交待随机分组的方法。(3)结果根据方法部分交代的情况,依序交代结果,要求写出结果的主要数据及可信值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4)结论紧扣结果实事求,要避免使用笼统套话、猜测语言。可突出新发现的价值和局限,是否可推荐或者推广。综述类文章需包含指示类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我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余小写,双字名连写,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和单位信息。作者2人以上应标注通信作者(Corrsponding author), 著录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到科室)、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一般250~400个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更详细。中英文摘要中第一次出现缩略语应给出全称。
7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5个左右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 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8 统计学处理 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I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此外,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 8);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当P<0.05或P<0.01时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只需要选用P>0.05,P<0.05,P<0.01三种情况。
9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11 图表 图表随文列出,应有图(表)序、题名;图表应具有自明性。说明文字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放大倍数、染色方法或引自他刊的出处等;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带有英文摘要文稿的图(表)题请用英汉双语列出。涉及时间变量的析线图,当时间间隔非等距时,建议改为表格表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表格中的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依以下顺序选用:“a,b,c,d……”。
12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或ng·kg-1·min-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如:(75.4±18.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或cm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1 cmH2O=0.098 kPa)。
13 数字用法 按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处理。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4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则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刊名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应著录卷号(期号)。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文献著录示例如下。
[1] 陈兴时,张明岛,王红星,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抑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3457-3459.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49.001.
[2] Halpern SD,Ubel PA,Caplan AL.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 N Engl J Med,2002,347(4):284-287.DOI: 10.1056/NEJMsb020632.
[3] Murray PR,Rosenthal KS,Kobayashi GS,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M].4th ed,St. Louis:Mosby,2002.
[4] 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官网是什么?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官网为:http://www.cem.org.cn/,需要查询期刊详细信息的可以参考。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根据知网显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249,综合影响因子为1.155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是什么级别?
根据知网以及万方查询,杂志目前被北大核心、CSCD、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中。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刊号是什么?
通过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刊号为:11-4656/R。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见刊快吗?
一般来说,中华系列期刊投稿难度都比较大,基本稿约比较多;有投过这本杂志的作者反馈,审稿3个月没有任何回复,所以对后续的见刊时间也会有影响。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审稿流程是什么?
杂志在收到稿件后,一般先到初审阶段,然后是外审-二审定稿会-进入三审这个审稿流程。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审稿进入三审后接受概率大吗?
一般进入三审后,录用的概率就很大了,最多就是通知作者修改,退稿几率很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目录文献
-
强离子隙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强离子隙(strong ion gap,SIG)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根据是否发生AHF,分为心衰组76例和无心衰组113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两组的SIG水平,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AHF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SIG与Killip分级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HF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衰组入院时年龄、糖尿病史比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阴离子隙(AG)、SIG水平均高于无心衰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无心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史、血清ALB、AG及SIG水平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史(OR=2.034,95%CI:1.075~4.113,P<0.05)和SIG(OR=2.445,95%CI:1.538~4.297,P<0.05)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AHF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SIG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352,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SIG预测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95%CI:0.781~0.893),优于ALB(AUC=0.671,95%CI:0.593~0.750)及AG(AUC=0.728,95%CI:0.654~0.802).SIG的最佳诊断截点值为5.24 mmol/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32%,78.36%.结论?SIG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AHF的独立预测指标,且与AHF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血清白三烯B4和降钙素原在儿童肺炎病原诊断和危重度判定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肺炎患儿血清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 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浓度,并进行病原学检测,探讨LTB4、PCT在病原学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肺炎的105例患儿,按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分为3组:细菌性肺炎组51例,病毒性肺炎组3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组21例,另选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LTB4和PCT等指标水平.计量数据正态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Mean±SD)描述,采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偏态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多组变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炎组血清LTB4水平(pg/mL)(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肺炎组分别为167.3±17.87、158.53±15.74、163.87±19.8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6.45±13.66,P<0.01),但不同病原体肺炎组之间血清LTB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血清PCT水平(ng/mL)(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肺炎组分别为1.19±0.54、0.14±0.09、0.21±0.1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4±0.03,P<0.01);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性及支原性肺炎组(P<0.01);但病毒性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TB4水平与体温、住院天数、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0.924、0.945、0.993(均P<0.01),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血清LTB4水平与小儿危重病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954,P<0.01).血清PCT浓度同样与体温、住院天数、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8、0.961、0.939、0.978(均P<0.01).PCT水平与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之间呈负相关(r=-0.972,P<0.01).重症肺炎PCT、LTB4、CRP、WBC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重症肺炎不同评分组间对比,组间在血清LTB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3,P<0.01),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1),而在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肺炎患儿血清白三烯B4水平有助于多种类型肺炎严重度的评估,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容量过负荷对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容量过负荷(fluid overload,FO)与接受CRRT的AKI危重病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合理优化AKI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改善AKI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261例接受CRRT的成人AKI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n=149)和死亡组(n=112)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检验接受CRRT的AKI危重病患者入ICU后30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各亚组容量过负荷与非容量过负荷患者入ICU后30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①当总 %FO≥10%(OR=1.30,95%CI:1.13~2.05,P=0.01)、 呼吸机依赖(OR=1.65,95%CI:1.01~2.55,P=0.03)、少尿(OR=1.55,95%CI:1.13~2.15)、SOFA评分 ≥13(OR=1.15,95%CI:1.01~1.20,P<0.01)、从诊断AKI到CRRT开始>3 d(OR=1.03,95%CI:1.01~1.13,P=0.04)以及平均动脉压<72 mmHg(OR=1.10,95%CI:1.00~1.30,P=0.04)时,接受CRRT的急性肾损伤患者30 d死亡风险显著增高.②容量过负荷组(n=92)与非容量过负荷组患者(n=169)的30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亚组分析:组1(n=130):CRRT前 %FO<10% 且总 %FO<10%;组2(n=39):CRRT前 %FO≥10% 且总 %FO<10%;组3(n=64):CRRT前 %FO<10% 且总 %FO≥10%;组4(n=28):CRRT前 %FO≥10% 且总 %FO≥10%,四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组2>组3>组4(P<0.01).④脓毒症组容量过负荷(n=62)与非容量过负荷(n=92)患者30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脓毒症组容量过负荷(n=31)与非容量过负荷(n=76)患者的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⑤SOFA≥13组容量过负荷(n=57)与非容量过负荷(n=78)患者的30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SOFA<13组容量过负荷(n=35)与非容量过负荷(n=91)患者的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 容量过负荷与AKI危重病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CRRT清除多余的液体可以降低AKI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对于脓毒症或重症AKI患者(SOFA≥13),容量过负荷对生存率的不良影响更加明显.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HC可视喉镜在急诊肥胖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时的应用
目的 探索HC可视喉镜用于急诊科肥胖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需要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肥胖患者,共计8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光学喉镜组(T组)和HC可视喉镜组(HC组),分别采用传统光学喉镜和HC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声门暴露成功率、插管尝试次数、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 χ2检验.结果?HC组的声门暴露成功率为95%,高于T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分别为72.5%、95%,均高于T组(37.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组成功插管病例的尝试次数和插管时间分别为(1.26±0.40)次、(30.74±6.17)s,均少于T组(1.64±0.82)次、(44.2±7.6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T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HC可视喉镜为肥胖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不仅可以提高声门暴露成功率、提高插管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插管的尝试次数和时间,而且可以减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预测脓毒性休克死亡风险
目的 探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诊断脓毒性休克后首个24 h内经胸超声心电图完成血流动力学评估,明确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同时记录入ICU 24 h内患者的基线资料,入ICU后首次血气分析、生化指标,住ICU期间感染部位、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使用人次、去甲肾上腺素最大使用剂量,以及氢化可的松、有创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分析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共有13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接受筛查,102例纳入最后分析,死亡30例(29%),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32例(31%).基线资料比较,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血肌酐水平、肾上腺素使用人次及去甲肾上腺素最大剂量,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超声心动图方面,死亡组右室与左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明显高于存活组[(0.77±0.43)vs(0.59±0.17)],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纵向最大运动速度(e')明显低于存活组[(10.5±3.8)vs(12.90±4.60)],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比例更高(18/72 vs 14/3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去甲肾上腺素最大剂量(OR=1.69,95%CI:1.05~2.79)、SOFA评分(OR=2.24,95%CI:1.32~3.35)、e'(OR=2.23,95%CI:1.01~5.57)、乳酸(OR=2.36,95%CI:1.25~5.43)、左室舒张功能不全(OR=1.32,95%CI:1.11~3.15)是脓毒性休克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e'预测脓毒性休克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为8.9 cm/s,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54%,曲线下面积为0.63.结论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是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尚需要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艾司洛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评价艾司洛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预后.方法 将134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艾司洛尔组,分别在给药前0.5~2 h、心率达标后24、48、72、96 h经胸超声测量左室形态及功能参数;记录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心率达标72 h艾司洛尔组左室收缩末直径(LVIDs)、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减小,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增加,96 h变化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达标24 h内艾司洛尔组患者左室压力上升速率(dp/dt)、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m)、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轻度下降,48 h开始回升,96 h达高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艾司洛尔组E峰下降时间(EDT)稍有上升,E/A比值变化不明显,96 h E/A比值升高,EDT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洛尔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降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缩短,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艾司洛尔增强脓毒症休克患者左心功能并改善临床预后.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初学者应用5分钟A-F简便记忆法床旁超声心动图在诊断急性胸痛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初学者应用5分钟A-F简便记忆法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6名初学者,应用5分钟A-F简便记忆法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初步快速诊断,主要评估是否存在升主动脉夹层(A,aorta),右心室扩张(B,both ventricles),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LVEF≤50%(C,contractility)、左室扩张(D,dimensions),心包积液(E,effusion),其他异常(F,further abnormalities)等.同时,由专业心超医师完成同样上述检查,记录两者检查耗时.以专业心超医师的诊断结果为"标准",使用Kappa检验来分析两者诊断的一致性,分析初学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符合纳入条件病例245例,排除20例.225例急性胸痛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致命性胸痛158例,非致命胸痛67例.各项观察指标中,专业心超医师检查结果阳性:升主动脉夹层20例,右心室扩张8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72例,LVEF≤50%41例,左室增大45例,心包积液7例,其他异常(主动脉瓣异常)7例.分析两者一致性:心包积液(Kappa=1.000)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升主动脉夹层(Kappa=0.853)、右心室扩张(Kappa=0.931)、其他异常(主动脉瓣异常)(Kappa=0.829)一致性优;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Kappa=0.768)、LVEF≤50%(Kappa=0.713)、左室扩张(Kappa=0.766)一致性良.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LVEF≤50% 敏感度、阴性预测值略低,左心室扩张阳性预测值略低.初学者应用A-F简便记忆法行床边心超检查,96% 患者(216/225)的检查时间小于5 min.结论?5分钟A-F简便记忆法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初学者接受,能对大多数急诊胸痛患者做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信息,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85例外伤性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收集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入院日期、损伤机制、损伤水平、损伤等级、合并伤、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38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4.4:1.平均年龄47.9岁,88.8% 患者已婚.72.9% 颈脊髓损伤发生在35~64岁.农民是最易损伤人群.63% 颈脊髓损伤患者是由于高处坠落导致.损伤位于C3-C5水平占比63.8%.颈脊髓损伤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伴有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系统感染(54.5%).损伤等级中,A、B、C、D级的比例分别为34.8%,8.5%,35.5% 和21%.在治疗期间,58例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术,36例需行机械通气.住院时间为(26.5±21)d.在375例出院患者中,51.2% 患者的肌力未改善.结论 高处坠落是颈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男性更易暴露于损伤环境中.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不佳.此外,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不容忽视.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开颅术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早期识别模型的建立与效能评价
癫痫持续状态是最严重的癫痫发作形式,是神经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持续的痫性发作不仅可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供能障碍导致脑神经元死亡,还可由于继发感染、内环境平衡紊乱、呼吸循环衰竭等导致患者死亡,幸存者也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耐药性癫痫 [1].早期发现患者癫痫持续状态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各中心预测开颅手术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多基于经验性判断,缺乏量化的识别模型.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临床路径的实践分析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诊诊治范围内的急危重症之一.因其有相对完善固定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体系,自 2009 年中国卫生部要求推动"单病种"管理以来,是首批纳入的病种.单病种有其相匹配的临床路径,以期通过规范治疗实现最佳效果、控制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但现有临床路径主要针对住院患者,而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首先由急诊接诊,且由于溶栓时间窗和门球时间与预后相关,急诊的先期处理非常重要 [1].以可更新的学术规范来指导、监控诊疗工作组成员的诊疗行为,有可能避免医疗差错,提高患者生存率,与后续专科处理合理衔接,故提出建立适合急诊工作特点、符合临床实际效用的急诊临床路径.为评估其临床价值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合并暴发性紫癜一例及文献回顾
暴发性紫癜 (purpura fulminans, PF) 是 一 种 罕 见 的危及生命的综合征,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为特征而导致的皮肤紫癜 [1],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大血管栓塞,病死率高达 18%~40%[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发生于成人,儿童也有报道 [3].PNH 的中位发病年龄为 30~40 岁 [4].其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中血栓形成是 PNH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高达 40%,血栓形成通常累及静脉系统,但静脉和动脉事件均有报道 [5].PNH 合并 PF 临床罕见,本文结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一例 PNH 合并 PF 患者,探讨 PNH 合并PF 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休克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休克肠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CORM-2组及iCORM-2组(灭活型CORM-2组),每组各8只.CORM-2组及iCORM-2组干预药物均为5 mg/kg制作休克模型前1 h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或制作休克模型24 h后留取回肠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Western-blot检测回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3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D-乳酸及TNF-α 含量.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休克组大鼠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CORM-2可明显改善休克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完整性.(2)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iCORM-2组的Claudin3、Occludin、ZO-1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CORM-2组仅Claudin3、ZO-1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CORM-2组上述蛋白表达均高于休克组及iCORM-2组(均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i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 水平明显升高[D-乳酸(ng/mL)分别为139.49±28.83,135.75±25.19 vs 65.09±33.16;TNF-α(pg/mL)分别为358.60(314.18,395.73),312.25(275.75,345.40)vs 65.85(47.82,84.32),均P<0.05].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乳酸(ng/mL)75.65±34.14 vs 65.09±33.16;TNF-α(pg/mL)104.00(93.10,131.95)vs 65.85(47.82,84.32),均P>0.05].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 水平均低于休克组和iCORM-2组(均P<0.05).结论?CORM-2可减轻休克肠屏障损伤,并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其抗炎效应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新型小鼠脑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目的 研发一种新型爆震伤模拟装置建立小鼠脑爆震伤模型,并研究小鼠脑爆震伤的损伤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和脑爆震伤模型组(TBI组).利用自主研发的爆震伤模拟装置制备脑爆震伤小鼠模型,并采用Morris水迷宫、伊文思蓝(EB)实验和HE染色,观察小鼠脑部经冲击波暴露后空间记忆能力、血脑屏障、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Western-blot方法检测脑损伤标志物Tau、S100β、胆碱,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4、IL-6、IL-10、NF-κB,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IREα、MDA5、COX2、SOD1和SOD2的蛋白表达.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与Ctrl组(11.2±2.1)s相比,TBI组小鼠寻找平台时间为(54.6±8.4)s,明显增加(t=-19.330,P<0.05);TBI组小鼠EB渗出量比Ctrl组明显增高3.22倍(t=-13.903,P<0.05);病理染色可见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同时TBI诱导脑组织损伤标志物Tau(0.26±0.03 vs 0.46±0.04,t=-9.788,P<0.05)、S100β(0.54±0.03 vs.0.74±0.02,t=-12.433,P<0.05)和胆碱(0.54±0.05 vs 0.80±0.04,t=-7.970,P<0.05),炎性因子IL-1β(0.22±0.04 vs 0.31±0.05,t=-3.431,P<0.05)、IL-4(0.65±0.02 vs 0.97±0.03,t=-18.927,P<0.05)、IL-6(0.88±0.05 vs 1.07±0.08,t=-9.488,P<0.05)和NF-κB(0.80±0.06 vs 1.03±0.07,t=-4.507,P<0.05),促凋亡因子Caspase-3(0.44±0.03 vs 0.60±0.05,t=-4.472,P<0.05)和Bax(0.66±0.04 vs 0.78±0.04,t=-13.007,P<0.05),促氧化因子IREα(0.72±0.06 vs 1.07±0.04,t=-9.665,P<0.05)、MDA5(0.47±0.02 vs 0.77±0.02,t=-23.678,P<0.05)和COX2(0.70±0.07 vs 0.86±0.02,t=-6.421,P<0.05)的蛋白表达,降低抑炎因子IL-10(1.14±0.06 vs 0.74±0.07,t=13.729,P<0.05)、 抑凋亡因子Bcl-2(0.72±0.05 vs 0.46±0.02,t=11.491,P<0.05)及抑氧化应激因子SOD1(1.17±0.05 vs 0.99±0.01,t=7.731,P<0.05)和SOD2(0.81±0.05 vs 0.61±0.04,t=10.257,P<0.05)的蛋白表达.结论 脑爆震伤可损伤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破坏血脑屏障、损伤海马区神经元,同时促进脑损伤标志物的表达,诱导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发生,成功通过自主研发的爆震伤模拟装置建立小鼠脑爆震伤模型.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急诊分诊量表的研究进展
急诊分诊作为患者来院就诊的首要环节,承担着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估,以便医生施予迅速急救的任务.建立一套完善的急诊分诊系统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极大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甚至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等.自 20世纪 90 年代初,欧美地区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定制本国的急诊分诊量表并不断给予更新 [1-3],发展至今已成为国标标准,本文将对这些国际主流的急诊分诊系统进行具体阐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Claudin蛋白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 ALI) 是指多种肺内、肺外因素所引起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1].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TJ)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上皮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负责调控细胞旁离子和溶质分子的跨膜运输及维持细胞极性状态,与细胞内外通透性相关 [2-3].细胞间紧密连接是一种跨膜蛋白复合体,紧密连接的稳定需要几种不同蛋白的协调活动来维持.闭合蛋白 Occludin 作为第一种紧密连接膜蛋白被发现 [4],最初被认为是屏障功能必不可少的蛋白,但紧密连接存在于不表达 Occludin 的 Sertoli 细胞,这又提示了其他紧密连接蛋白的存在 [5].进而 Claudin 蛋白被发现是保证紧密连接的渗透性具有特异性的主要蛋白 [6].目前研究发现 Claudin 的异常表达可导致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间皮细胞结构破坏、功能受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7].目前对 Claudin 蛋白的肺调节功能知之甚少.研究表明,Claudin 蛋白的差异表达影响急性肺损伤的上皮屏障功能变化 [8].本文就 Claudin 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尤其对肺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类脓毒症样综合征
1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和脓毒症的定义和发展早在 1972 年,Vladimir Negovsky 就已经认识到在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以后,由于全身性的缺血 - 再灌注,机体会出现一个具有明确诱因、发病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独特病理生理学过程,故将其命名为"复苏后病"[1]. 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 后机体经历长时间的、完全和全身性缺血后的一个非自然的病理生理学状态,2008 年国际复苏联盟及美国心脏病学会将这种状态称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PCAS)[2].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2000—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主要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曾在 1974、1980、1986 和 1992 年发表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指南,从 2000 年开始 AHA 主导的国际复苏联合会(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召集全球专家每隔 5 年制定 CPR 与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指南(以下简称"国际 CPR 指南")因更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并避免利益冲突及其权威性和代表性而备受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全球 CPR 的培训和普及.尽管国际 CPR 指南每次更新都是结合复苏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旧指南实施以来所发现的问题,经过激烈讨论到最后一刻才达成的共识,并不断简化 CPR流程以力求操作简单有效,使 CPR 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每次新指南颁布后 CPR 患者的预后仍未见显著改善,且指南中总是有许多引起争议的问题仍悬而未决 [1].因而,如何再进一步优化并简化指南以便于 CPR 培训和普及和尽可能地去改善患者预后依然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拓展思路.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进展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常见的严重临床事件,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1].据报道,全球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的年发病率约为 55/10 万 [2],在美国每年有近 42 万人发生 OHCA,超过 20 万人发生院内 CA[3].而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达 41.8/10 万 [4]. 但 CA 患者的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美国 2015 年 OHCA 和院内 CA 患者的生存率分别是 11.4% 和 23.8%[5].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慕课"学员心肺复苏知识、态度及意愿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学员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及实施CPR的意愿.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1212位选修了"急救常识"MOOC课程(2017年7月)的学员参与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对CPR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和认知、紧急实施CPR意愿和课程前后自信心变化.结果?1092份调查问卷为有效问卷,合格率为90.1%.97.2%的调查对象了解CPR的含义,83.2%愿意传播急救知识,55.2%曾接受过CPR培训.在心脏骤停情景中,MOOC学员实施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CC)的意愿均高于CC+对口人工通气(mouth-to-mouth ventilation,M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家人实施CC+MMV的意愿比对陌生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影响学员实施CC+MMV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信心(33.8%),担心传染疾病(29.5%)和害怕伤害施救对象(28.4%).与未参加CPR培训相比,课程结束后学员紧急实施CPR的自信心明显改善(P<0.01).结论?MOOC学员对CPR持积极态度.制约公众实施CC+MMV的首要因素是缺乏信心.CPR的MOOC培训提升了公众实施CPR的自信心.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心脏骤停大鼠自主循环恢复后心肌损伤的特点
目的 明确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心肌损伤的特点及其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复苏后(post resuscitation,PR)4 h组、PR 24 h组、PR 48 h组及假手术(sham)组.经皮电刺激心外膜诱导室颤建立大鼠CA模型,CA 6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各组动物至观察时间点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心肌葡萄糖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程度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PR 4 h出现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下降(均P<0.01),舒张期左室后壁增厚(P<0.01),舒张末左室容量变小(P<0.05),PR 48 h心超参数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PR 4 h组心肌SUVmax升高,线粒体吸光度下降明显,MM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R 48 h组上述参数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R 4 h及PR 24 h组心肌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稀疏,但心肌超微结构完整.结论?CA/ROSC后发生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但ROSC后48 h受损的心功能可完全恢复,其原因可能与心肌损伤为可逆性,线粒体功能和结构逐渐恢复有关.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脏骤停后大鼠脑海马神经生长因子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大鼠脑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SD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Sham组(n=6),CA组(n=6),BMSCs组(n=6),通过窒息法诱导CA后进行心肺复苏(CPR),在复苏成功后1 h,BMSCs组和CA组分别由尾静脉注射BMSCs 1×106/0.5 mL和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CPR成功后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海马区中NGF、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成功第7天,与CA组比较,BMSCs组mNSS评分及S100B水平均较低[(0.9±0.3)vs(4.5±0.6),(90.12±4.62)pg/mL vs(182.30±2.58)pg/mL,均P<0.05],且具有较高的NGF表达阳性率及较低的Caspase-3表达阳性率[(11.391±1.297)vs(7.744±1.334),(6.256±1.036)vs(8.506±1.742),均P<0.05].结论 外源性BMSCs移植可改善复苏后神经功能损伤,可能与其上调了NGF的表达及下调了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培训效果及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探讨
目的 对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对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便利采样方法抽取1000名西城区在职民警,知情同意接受调查及基础心肺生命支持(BCLS)技能培训.结果?38.8% 的民警表示曾接受过心肺复苏(CPR)学习,当中有20.2% 表示接受过医务人员培训;18.2% 受过入职培训;通过宣传栏、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获得信息比例依次占30.2%、14.4%、13.4%、10.8%.能通过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无呼吸或仅有叹气样呼吸三者联合准确判断需要CPR者不足28%.能准确回答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者分别占37.8%、49.8%、50.6%.62.4% 的民警表示碰到过需要心肺复苏的情况,其中53.2% 表示参与了复苏,46.8% 没有参与CPR.没有实施CPR原因包括:没有技能、一知半解怕做错、怕家属惹事、认为应该是医务人员的事、其他原因,百分占比为53.8%、20.2%、14.0%、2.2%、13.8%.采用在被调查民警单位现场模拟人演练讲授,视频播放,发放简洁培训资料包括自编CPR口诀等,96% 的被培训民警可在培训后回答出正确心肺复苏技能,在正规培训单位培训是民警的最佳意愿.结论 西城区民警既往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占比低,对BCLS技能正确掌握水平低.民警愿意在正规培训机构学习CPR技能,通过培训BCLS技能短期掌握率高.宣传CPR时口对口人工呼吸非必需操作,有利于增强实施心肺复苏意愿.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创伤团队激活对提升急诊科严重创伤救治成效的探索
创伤是全球突出性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青壮年的第一死亡原因 [1].严重创伤不仅危及生命,更因其致残率高和伤后潜在寿命损害大等原因逐渐引起政府和社会重视 [2-3].随着创伤救治"时间窗"观念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同行逐渐确立起新的创伤理念和模式 [4-5].为实现创伤院前、院内、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不断提升创伤救治整体性和时效性 [6-7],2015 年 7 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南山医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中心(LAC+USC)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美协作—创伤与危急重症医学中心",目的在于提升本院严重创伤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政府主导公众急救培训:深圳宝安的实践
针对心搏呼吸骤停者的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是急诊医学重点内容之一.在我国院外心源性心脏骤停者的生存率约 1%,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10% ~ 12%[1-3].这巨大差距的原因主要有 :①缺乏公众急救知识 / 技能培训,导致公众对 CPR 知晓率低、公众 CPR培训率低、公众现场 CPR 实施率低、院外 CPR 成功率低 ;②缺乏稳定的对公众培训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导师 ;③缺乏稳定的培训经费来源;④缺乏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配置率低,每 10 万人的饱有量远不足 1 台,使用率几乎为零 ;⑤缺乏立法保护.2017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 184 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从法律层面解决了"没人敢救"的问题.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8)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是指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只是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技术.近 30 年来,随着对 NIPPV 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不仅证实了 NIPPV 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存活率、避免有创机械通气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降低治疗成本,而且易于实施并被患者所接受,已成为呼吸衰竭等病理生理状态早期及紧急情况下的通气支持手段 [1-9].基于无创通气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尤其与其他专科相比,NIPPV 在急诊医学领域具有更广泛的临床适应证,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讨论,制定《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8)》,以期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 NIPPV 临床应用的水平.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仰望星空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浩渺星空有我们的梦想;脚踏大地,祖国母亲是我们的初心.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在邵孝鉷教授、王一镗教授、樊寻梅教授等老一辈急诊人的努力下,急诊医学在我国落地并开始承担急危重症抢救任务 ;江观玉教授提出急诊医学"三环理论",整合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个生命抢救的重要环节,极大地丰富了急诊医学的理论内涵 ;李春盛教授、于学忠教授带领着急诊同仁对急危重症的基础、临床进行了执着、深入的研究,制定了大量宝贵的指南、共识,为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的规范与严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玉国教授、吕传柱教授提出急诊急救大平台概念,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认同和支持 ;五大医学中心建设,将急危重症的抢救时间与团队协作的要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01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分期目录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 1997年
- 1996年
- 1995年
- 1994年
- 1993年
- 1992年
相关期刊推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网友评论
-
-
未知 2018-10-12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
6月中旬投的文章,两个月左右返修,修改返回后两周被收录,录用后还会对格式进行修改,审稿还是很严格的,有合适的文章的话可以投稿试试。
-
未知 2018-01-08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10月投的稿件,一个月返回修改意见,1月初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感觉效率很高,编辑态度很好,有问必回,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
-
未知 2017-11-02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1个月内
8月份投的文章,半个月初审通过送外审,一个月左右返回了审稿意见,小修后于10月份录用,感觉效率还是很高的。
-
未知 2017-04-20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后两个月左右返会审稿意见,提出了4个问题,修改返回后提交,系统会让你输入修改说明,修改返回后半个月左右被录用,个人觉得文章创新性强,还是很好中的。
8月中旬投的稿件,一个月后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一个月修改后返回,11月2日被收录,前后三个月,感觉还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