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简介
1987年10月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预防。栏目:述评、人物述林、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病毒检测、医药信息等。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基层工作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基础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 1003-9279
- 国内刊号: 11-2866/R
- 邮发: 18-224
- 创刊: 1987
- 语言: 英文
- 主编: 洪涛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曾用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投稿
1文稿通用要求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
2 题目及摘要 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摘要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家名称。通信作者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电子邮箱。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体下按序排列,排序英在作者投稿时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确需更改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通信作者必须给出电子邮箱,在作者单位下另起一行著录,示例:
不同抗原肽刺激方式对HIV特异性CD8 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金聪 涂婷 牟丹蕾 李群辉 李涛 吴昊 陈华标
102206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金聪);212013镇江,江苏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医学院(涂婷、李涛、陈华标);100069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牟丹蕾、李群辉、吴昊);美国麻省总医院(陈华标)
金聪和涂婷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陈华标,E-mail: chenhuabiao@hotmail.com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gen stimulation method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IV specific CD8 T cellsJin Cong, Tu Ting, MouDanlei, Li Qunhui,Li Tao, Wu Hao, Chen Huabiao
National Center for AIDS/ST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Jin C);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Tu T,Li T,Chen HB); Beijing You'an HospitalAffilited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Mou DL,Li QH,Wu H);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USA(Chen HB)
Jin Cong and Tu Ting are the first authors who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article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Huabiao,E-mail: chenhuabiao@hotmail.com
4图表原稿中图、表放于文中相应位置,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要求图(表)题,图(表)注以及说明注释性的文字一律用英汉双语。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组织(病理)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5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需要双语著录,并分别置于中英文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
6主题词每篇文章一般列出3~5个主题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主题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主题词。主题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7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具体要求。统计学符号, 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8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9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卷、期和起止页码。示例如下:
[1]孙伟东,邢玉兰,边新玲,等.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下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12.
[2] 刘欣,申阳,洪葵.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遗传检测管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9):760-764.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5.09.003.
[3]Ndhlovu ZM, Proudfoot J,Cesa K, et al. Elite controllers with low to absent effector CD8+ T cell responses maintain highly functional,broadly directed central memory responses [J]. J Virol, 2012, 86:6959-69.doi:JVI.00531-12[pii]10.1128/JVI.00531-12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EB/OL].(2008-07-28)[2011-05-03].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
10标点符号文章中,中文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的标点符号(半角),且标点符号后空半格(包括参考文献)。数字的“小数点”使用英文状态下的标点“.”(半角)。文后参考文献中著录符号应用英文状态下的符号著录。
11 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列出的基本要素。
12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需要审稿费吗?版面费贵吗?
官网没有就审稿费有明确展示,杂志目前是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核心期刊的版面费相比普刊都会稍贵,一般市面上核心期刊的版面费几百到一千元不等,超过一定版面费还会交额外费用。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根据知网显示,杂志的最新复合影响因子为0.705,综合影响因子为0.649。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issn刊号是什么?
ISSN:1003-9279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怎么样?
杂志目前是核心期刊,所以刊物质量可以保证,有作者反馈,杂志的审稿周期很长,所以如果着急见刊的作者,也可以联系杂志社进行加急发表。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英文名称是什么?
知网显示,杂志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审稿快吗?
有投过稿的作者反应,杂志额审稿周期比较长,审稿时间和个人的文章质量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如果要缩短审稿周期,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才是关键。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杂志目前是科技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电话是多少?
刊内电话:010-63530971;63540009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官网是什么?
官网:http://zhsyhlcbdxzz.yiigle.com/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目录文献
-
HBVpreC/C区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reC/C区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患者的癌组织并提取基因组DNA,对HBV preC/C区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根据NCBI数据库鉴定出其突变位点,运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等方法分析HBV-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突变位点与其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门脉瘤栓、肿瘤分期和肿瘤大小是与HBV-HCC患者术后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1915、2134、2176、2221和2260突变位点被确定为预测HBV-HCC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1979和2245突变位点与HBV-HCC患者生存具有临界统计学差异.结论 门脉瘤栓、肿瘤分期和肿瘤大小以及HBV preC/C区基因的以上7个突变位点被确定为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HBV-HCC HBVpreC/C区 HBV-DNA 突变位点 预后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单向免疫扩散测定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两种B型血凝素含量
目的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三价疫苗中新增一个谱系的B型血凝素抗原,单向免疫扩散法(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SRID)是否能准确测定四价疫苗中两种谱系的B型血凝素抗原含量.方法 采用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运用SRID进行测定.结果 在正常检测范围内(10~40μg/ml)比较标准品抗原对照、单价样品、B1+B2单价样品的血凝素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160μg/ml检测范围内分别以三价苗和固定浓度30μg/ml的B型血凝素为基质稀释待测的另一B型血凝素,与该B型不同稀释度的单一血凝素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测定两种B型流感血凝素有无互相干扰.在流感疫苗血凝素检测范围10~40μg/ml之内时,检测的血凝素含量与沉淀环直径呈正比关系(决定系数R2=0.998),而在10~160μg/ml检测范围内,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最高(决定系数R2=0.999).结论 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B1和B2毒株的血凝素抗原在10~40μg/ml和10~160μg/ml范围内和存在其他三种血凝素或另一B型血凝素时,均未见互相干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B型血凝素含量 单向免疫扩散法 抗原 线性回归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丙型肝炎病毒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1型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1型(SPINK1)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JFH-1株HCV病毒感染的Huh7.5.1细胞及其对照细胞中SPIN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及丙肝患者血清中SPINK1的含量,分析健康对照者及丙肝患者SPINK1血清含量的差异.结果 HCV感染的Huh7.5.1细胞中SPIN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高;SPINK1血清含量在丙肝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6).结论 HCV能够上调SPINK1的表达.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HIV相关脑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来源的HIV-1 Tat蛋白对HUVECs活性的影响
目的 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HIV相关脑病(HIV-associated dementia,HAD)患者基底核(basal ganglia,BG)来源HIV-1 Tat蛋白,研究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本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GEX-KG-tat为模板扩增tat,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tat.转化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Tat蛋白.Tat蛋白经镍亲和层析柱和凝胶过滤预装柱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WB)鉴定后浓缩,测定BCA蛋白浓度,cck-8检测不同浓度Tat对HUVECs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BL21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Tat蛋白,BCA测定浓度为0.47 mg/ml.随着Tat浓度的增加,HUVECs活性逐渐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0 ng/ml、200 ng/ml两组细胞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ng/ml、400 ng/ml、500 ng/ml、1000 ng/ml四组细胞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V-1 Tat蛋白,浓度达到300 ng/ml可显著降低HUVECs的活性.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多重耐药宿主免疫因子水平的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多重耐药慢乙肝患者宿主固有免疫因子IFN-α、IFN-γ、Mov10和TRIM22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多重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oirus,HBV)感染状态下宿主的固有免疫状态,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HBV多重耐药的宿主免疫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就诊于黑龙江省医院感染内科门诊及病房确定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患者28例,其中多重耐药者18例,交叉耐药者10例,选择健康对照者20例,采集外周血.应用RT-RCR方法检测耐药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PBMC中固有免疫因子IFN-α、IFN-γ、Mov10和TRIM22的mRNA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这些固有免疫因子表达水平高低的意义.结果 耐药组外周血PBMC中固有免疫因子Mov10和TRIM22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组TRIM22 mRNA与其余三个因子IFN-α、IFN-γ、Mov10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Mov10与TRIM22、IFN-α 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IFN-α 与IFN-γ、Mov10、TRIM22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多重耐药组与交叉耐药组固有免疫因子IFN-α、IFN-γ、Mov10和TRIM22的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耐药组Mov10和TRIM22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HBV感染状态下,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中IFN-α、IFN-γ、Mov10、TRIM22等固有免疫因子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2006-2015年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A,FluA)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苏州地区35529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FluA,分析FluA检出情况.各组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5529例患儿FluA总阳性检出率为1.60%,其中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1.58%,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1.63%,男女患儿FluA感染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139,P=0.709).~1岁、 ~3岁、 ~7岁、>7岁患儿Flu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2% 、2.49% 、1.78% 、1.24%,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01,P=0.000).春夏秋冬四季Flu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88% 、1.44% 、1.32% 、2.70%,四季检出有统计学差异(χ2=105.432,P=0.000).FluA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性及流行性,冬季FluA检出相对较高,春季相对较低.2009年秋季FluA检出率高达6.55%,为近10年FluA检出最高季节.结论 FluA是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幼儿感染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年份及季节流行性,冬季感染率较高,近10年FluA感染处于0.64% ~3.49% 波动水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2016-2017年苏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
目的 监测分析2016-2017年苏州市第五波H7N9禽流感疫情中病毒分子流行特征,为本地区H7N9流感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疑似急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并提取病毒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继续进行各亚型分型检测(H1N1,H3N2,H5N1).H7N9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病毒分离和血凝素H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苏州人感染H7N9病毒总体病死率为40%(22/55).检出高峰在12月份至次年2月,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患者中位年龄为58岁.超过80% 的确诊患者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序列分析表明血凝素HA基因同源性为98.7% ~100%.受体结合位点中的关键氨基酸也没有发生突变.此外,HA基因血凝素连接肽位置也没有发生多个碱性氨基酸插入.结论 目前H7N9病毒不会在人群中持续传播,直接接触活禽或被病毒污染的环境是人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途径;在苏州流行的H7N9病毒对禽类仍然是低致病性的.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禽流感 HA基因 急重症呼吸道感染 Real-timePCR H7N9病毒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泉州地区2014-2017年活禽相关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及遗传进化特征
目的 分析泉州地区2014-2017年活禽相关外环境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为本地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和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泉州地区活禽监测场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以及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4株代表性H7N9禽流感病毒毒株的HA和N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外环境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9.04%(377/1289),其中H5、H7、H9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80% 、13.34% 、12.02%.各监测年份中,H7N9阳性率均高于其它亚型,其中2017年最高(21.88%).不同类型标本中,案板的H7N9阳性率最高(65.4%)、污水次之(59.3%)、禽类饮水最低(29.6%).采集场所中,最高的是农贸市场(61.7%)和活禽交易市场(52.8%).对4株H7N9病毒的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外环境和人源病毒分别属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谱系.HA蛋白的裂解位点均为PKGR/G,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突变;NA蛋白292位氨基酸都为R,没有出现奥司他韦耐药突变;PB2蛋白中,627位氨基酸从E突变为了K,526位和701位氨基酸没有出现突变.结论 泉州地区活禽相关外环境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特别是农贸市场和活禽交易市场是人感染H7N9亚型的高风险场所,需要加强监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17例病毒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特征
目的 对17例老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老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3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查进行病例确诊.采集并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扩增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病毒的抗原性、致病性和耐药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 入选的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3.8±10.8)岁,所有患者至少合并1种基础性疾病,7例存在合并感染.呼吸系统症状和发热是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94.1% 的患者伴有乳酸脱氢酶的增高,76.5% 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存在双肺病变,危重症患者双肺病变的比例高于重症患者.二代测序结果表明,病毒与疫苗株高度同源,HA基因同属于6B.1亚组,有3个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H138Y、S74R和S164T),1株病毒发生了NA的H275Y耐药变异.结论 老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容易产生合并感染;应密切关注病毒的分子特征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为疫情防控和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上海市2011-2017年风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上海市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野毒流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1-2017年上海市报告疑似麻疹/风疹病例中经实验室诊断排除麻疹,确定为风疹病例所对应的咽拭子标本进行RV分离,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病毒E1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684份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到395株RV,获得其中377株RV的73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nt8731~9469)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377株RV分离株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型,109株为1E基因型,与来自中国的参考株(RVi/Shandong.CHN/0.02/)亲缘性关系更近,其他分离株均为2B基因型,5株分离株在2B基因型中成一个独立小分支.377株RV分离株大部分的核苷酸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amino acid,aa)序列高度保守,除1株外所有1E基因型RV分离株在E1蛋白aa338位点发生相同突变(亮氨酸→苯丙氨酸),而2B基因型分离株以及其他基因型WHO参考株在该位点均未发生改变.结论 2011-2017年上海市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RV流行,其中2011-2013年1E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继2011年首次监测到2B基因型RV后,便持续存在流行,并自2014年起成为上海市的优势基因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NanoLuc标记的重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及其初步用于抗病毒药物筛选
目的 为了构建可分泌表达NanoLuc荧光素酶的重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并探讨其用于抗病毒药物高通量快速初筛的可行性.方法 将NanoLuc基因与CCHFV M节段上的mucin编码框融合,拯救重组病毒,并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评估Furin抑制剂在体外对重组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 成功获得可分泌表达NanoLuc荧光素酶的重组CCHFV(rCCHFV mucin NLuc),且在感染细胞上清中,表示NanoLuc活性的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与病毒半数组织感染剂量(TCID50)呈显著正相关性(cor=0.998,P=0.001).10μmol/L浓度下,Furin抑制剂处理后1~3 d感染细胞上清中NanoLuc荧光素酶活力与利巴韦林处理组无明显差异(P>0.1),但第4天Furin抑制剂处理组上清中RLU值显著高于利巴韦林处理组(P=0.001),且与未处理病毒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结论 成功构建1株NanoLuc标记的rCCHFV并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的体外快速初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荧光素酶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抗病毒药物 筛选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下咽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下咽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 对收集到的15例临床诊断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PCR方法对p5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在15例临床诊断的下咽癌病例中,通过Luminex及PCR的方法发现6例病例具有HPV病毒的感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2例病例具有HPV16/18的感染,总阳性率达到46.7%(7/15);有9例患者p53蛋白表达为阳性(60%,9/15),另外有9例患者p53基因出现突变(40%,6/15).结论 此研究探讨了下咽癌患者中HPV病毒的感染率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突变情况,为进一步阐明下咽癌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葛根素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VM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干预14 d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测定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35(IL-35)]及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χ2=6.366,P=0.012);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K-MB、cTnT、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279、21.907、9.703,均P=0.000),IL-35、T-AOC、SOD、G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94、11.128、15.539、11.390,均P=0.000);观察组出现轻微发热症状2例,暂时性腹胀1例.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VMC安全有效,能明显抑制炎症,提高抗氧化能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女性别比为0.90:1,年龄在26~46岁最多,占46.5%,暴露人群高峰(46.9%)在6~9月份.致伤动物犬伤占63.3%,猫伤占36.7%;致伤部位以手部最多,占55.1%,其次下肢占26.6%.致伤程度以Ⅱ级暴露多见,占60.7%,其次Ⅲ级暴露占39.1%,伤口实施规范化冲洗者占29.3%,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占69.3%,Ⅲ级暴露中,浸润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uman immunoglobulin,HRIG)者占73.7%.结论 对于狂犬病预防应加强犬、猫的管理和免疫,加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规范化处置.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猴痘病毒感染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猴痘病毒感染血清IgG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合成的猴痘病毒B21R蛋白上的2条混合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猴痘病毒感染人血清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选取正常成人血清、无关病毒感染血清和猴痘病毒感染者血清标本对多肽抗原特异性进行评价,并优化反应参数.结果 猴痘病毒B21R蛋白上的二肽混合抗原与正常血清和无关病毒感染血清均无明显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抗原特异性.经优化后,混合二肽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均为50 ng/孔,二抗稀释度为1:20000.在此条件下塞拉利昂猴痘患者血清在12 d和55 d的猴痘病毒IgG抗体滴度均为1:6400.结论 初步建立了猴痘病毒感染血清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我国应对可能出现的猴痘输入病例提供技术储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一种新型HIV-1 DNA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对一种新型HIV-1 DNA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本实验选择抗体确证实验确诊的HIV-1感染人群、未感染的正常人群血样,及弱阳性样本、不确定样本、特异性样本等比较考核试剂的检测结果与HIV-1感染状态结果(参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版)的一致性,验证考核试剂在临床检测中的准确性;同时选择已上市的RNA定量检测试剂盒作为对比试剂进行平行检测,评价考核试剂与HIV RNA定量检测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本次补充实验考核试剂检测全血样本95例,结果表明,以HIV-1感染状态为相对标准,考核试剂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100%(95%CI:93.94% ~100%),阴性符合率为100%(95%CI:90.26% ~100%),总符合率为100%(95%CI:96.19% ~100%),所得Kappa值为1(95%CI:1.00~1.00),考核试剂对于弱阳性、早期感染不确定标本均可检出,能有效区分抗原抗体试剂检测假阳性标本,特异性样本无假阳性结果.结论 考核试剂检测结果与HIV-1感染状态一致,可以认为与现在我国所采用的HIV-1检测试剂等效,能有效鉴别出感染早期的不确定标本.与RNA定量检测试剂相比,能有效检测出病毒储存库中HIV-1 DNA.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人偏肺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人偏肺病毒(hMPV)是2001年在荷兰发现的一种副黏病毒,是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实验室对hMPV检测主要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本文对hMPV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hMPV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肠道病毒71型3D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V71)是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我国HFMD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感染对象是婴幼儿,EV71感染也是目前导致HFMD重症患儿的最主要的病原体.我国于2008年5月2日将HFMD列为丙类法定传染病.HFMD的致病机理尚未明确,目前还未研发出能够有效治疗此类病毒的药物.EV71中的非结构蛋白3D能够催化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是开发抗EV71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之一.本文就EV713D蛋白的结构、功能作一综述,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数字PCR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数字PCR(digital PCR,dPCR)作为一种新兴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比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以其不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单分子模板扩增"绝对定量,对影响PCR效率的抑制物不敏感,优异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和极强的重复性以及现有的商业化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病毒学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数字PCR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综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系列论坛:新发病毒的血清与T细胞免疫检测/监测技术暨医学病毒学论文写作培训班顺利举办
2018年12月17日-21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高福院士实验室、流行性感冒室、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系列论坛:新发病毒的血清与 T 细胞免疫检测/ 监测技术暨医学病毒学论文写作培训班"在北京陶然花园酒店顺利举办.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
纯化鸡胚细胞疫苗免疫诱导的抗体对不同种狂犬病病毒交叉中和作用
狂犬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由属于狂犬病病毒属的病毒引起. 估计的每年 60000 例人狂犬病死亡病例中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流行国家,并且主要是由犬传播的经典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引起的. 在过去的 10 年里,已经鉴定了部分狂犬病病毒属的新病毒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8年06期关键词:
限时免费
获取全文,添加编辑老师微信:qikanwang360 一键复制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分期目录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相关期刊推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网友评论
-
-
未知 2017-06-28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整体感觉投稿还是很简单的,文章有创新性,理论性强,还是很好中的。我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这本期刊上发表了两篇,都是三个月左右被录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值得推荐。
-
未知 2017-04-22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我是1月份投的稿件,3月中旬返回审稿意见,修改后送终审,4月初终审返回,打电话通知录用,审稿人很负责,指出的问题都直切要害,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修改后文章提升了很多,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2016-08-20录用情况: 投稿周期:
文章是有关医学微生物学方向的,整体而言,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编辑认真负责,态度很好,有问必回,外审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也是很有价值的,对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期刊可以越来越好。
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被接受,审稿还是很快的,初审、复审都是两个月的时间,两个审稿专家,一个专家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根据专家指出的意见逐一进行修改,之后就被录用了,整个流程还是很快的,之后有文章还会投稿的。